友善交通 賴口號打高空?她揭臺北市4大肇事原因提解方

民進黨主席賴清德(中)迴應行人地獄,竟喊「紅燈停,綠燈行」,引發討論。(時資料照/鄭任南攝)

「還路於民」大遊行落幕,各黨派總統參選人都出席力挺,國民黨臺北市議員遊淑慧指出,要真正降低事故傷亡,達到人車雙贏,靠的不是賴清德什麼「紅燈停,綠燈行」,更不是「2030傷亡減半,2040死亡歸零」這些憑空喊出的口號。臺北市交通事故4大肇事原因爲:未注意車前狀況、未依規定讓車、變換車道或方向不當、右轉彎未依規定,她建議可透過增設行人專用時相,退縮行人穿越道,增設行人庇護島等方式改善。

「對症下藥纔是關鍵!」遊淑慧今(21日)在臉書發文表示,以臺北市爲例,每年一次,臺北市交通局會公佈「年度交通事故分析報告」,以下節錄最新一期,2021年的年度報告:臺北市2021年交通事故30日死亡人數130人,車種與年齡交叉比較,以65歲以上年長者行人最多,共55人,增加42.3%,主要肇事原因爲「搶越行人穿越道」。顯示年長的行人,仍是肇事與傷亡的高風險族羣。

遊淑慧提到,交通事故發生時段集中於上午尖峰,及晚間。其中A1類(死亡事故)發生的時間更晚些,除了上午尖峰,另一高峰則落在晚間接近凌晨,可能與深夜車速普遍更快有關。2021年交通事故件數,士林區增加425件,增加10.5%最多,其次爲萬華區增加68件,增加2.9%,中正區減少891件,減少18.8%,表現最佳,大同區減少512件,17.6%,表現次佳。

遊淑慧強調,外送平臺蓬勃發展,2021年機車外送平臺外送員涉入交通事故共發生2,155件,造成1,657人受傷,外送員傷亡人數979人。主要肇事原因包括「未注意車前狀況、未依規定讓車、超速失控、左轉彎未依規定」等。外送員因爲工作需求爭分奪秒,是近年值得注意的道安問題。

遊淑慧指出,臺北市整體交通事故前4大主要肇事原因,分別爲「未注意車前狀況、未依規定讓車、變換車道或方向不當、右轉彎未依規定」,報告的總結是:駕駛人對於路權觀念不清、爭先恐後,及疏忽車前狀況等,仍爲造成事故之主因。臺北市區道路街廓短、路口多,轉彎車若無路權觀念,未禮讓直行車先行,非常容易釀成事故。且車道多爲混合車流形態,公車、計程車臨停上下客,機車鑽車縫隙,稍有不慎就會肇事。

「與其喊口號,我更關切的是,怎麼做?」遊淑慧建議,宣導路權觀念,配合執法。必要時修法,例如定期換髮駕照,要求外送平臺業者加強訓練,並負連帶責任等。整修道路軟硬體,例如增設行人專用時相,退縮行人穿越道,增設行人庇護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