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浮戰機一詞 源自於美國空軍夜戰聯隊

A-20浩劫攻擊機修改而成的P-70夜間戰機。(美國空軍博物館)

本篇報導中的Foo Fighter(幽浮戰機)一詞,與幽浮一族樂團(Foo Fighter)沒有直接關聯,1944年11月,美國陸軍航空隊(美國空軍前身)第415夜間戰鬥機中隊的林瓦德(Cpt. Fred Ringwald)上尉首次在德國上空看到它們,然後先後向上回報了12次紙本報告。他們發現了8到10個發光的亮點,呈現火紅色,然而盟軍的地面雷達什麼也沒看到,當時以爲這可能是納粹德國某種新型空中武器。當飛行員準備轉身與之對抗時,那些亮點又消失了。當年的科學家推論那可能是航海時會出現的靜電現象:聖艾爾摩之火(St. Elmo's fire又稱馬祖火),但是否真的爲馬祖火仍不明。

綜合《時代雜誌》(Times)1945年1月15號報紙版面(由CNN掃描建檔)以及《俄亥俄電視臺》(WYTV)以及書籍報導,1944年12月。當包含其他戰機在內的機組人員在德國上空再度看到那些光點時,他們發現,這些亮點似乎會跟隨盟軍的飛機然後消失。後來第415夜間戰鬥機中隊的一名雷達操作手麥耶(Donald J. Meiers)用了當時一部卡通的梗爲這些亮點取了個名字:Foo Fighters(幽浮戰機)。

當時一部名爲《煙燻乾草》(Smokey Stover)的卡通給了他們聯隊成員這國靈感,片中一名消防員,他會說「有Foo的地方就有火」。Foo Fighters(幽浮戰機)這個名字就這樣被定了下來

一位《美聯社》(AP)的記者在1945年1月報導了Foo Fighter的目擊事件,而美國陸軍航空隊則試圖提出解釋:「也許是照明彈或是氣球,又或者某種電磁現象,也許只是冰晶反射光線的結果。」

而《時代》(Times)近80年前的報導中,科學家則認爲那可能是聖艾爾摩之火,但使是否真的爲馬祖火仍不明。聖艾爾摩之火的成因是一種電暈放電現象,是由於周遭環境非常大的電位差(這在大雷雨中很常見),超越了空氣的擊穿電壓(約每公尺3百萬伏特),使得空氣成爲了導體(電漿體),並在導電的過程中放出強光。

其他有關於幽浮戰機的出版物揭示最早更可以追溯到,1941年9月載滿英軍的波蘭商船目擊到跟半個月亮差不多大的光球在尾隨,1942年3月,英國皇家空軍(RAF)也在巴爾幹半島目擊到類似的現象,其他還有多起目擊事件。但是以軍隊單位內的正式報告來說,則是以第415夜間戰鬥機中隊的爲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