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電車加電動車掛牌佔新車1/4 竹縣居全臺成長之冠

經濟部統計,2023年前11個月電動車(含油電車)已佔新車掛牌數超過1/4,尤以新竹縣成長最快。圖爲經濟部長王美花先前爲臺電電動車專用電價示範充電情況。(臺電提供)

持續增長。根據經濟部統計,2023年前11個月電動車(含油電車)掛牌11.25萬輛,已逾新車總掛牌數1/4。地區上,仍以臺北市購買量佔比逾2成居首,但成長卻是新竹縣稱霸,近4年平均增幅95%,近乎翻倍。比第二的新北市多出13個百分點。

經濟部統計處今日發佈汽機車產銷統計,可見去年1到11月國內汽車掛牌數超過43萬輛,電動車(含油電車)有11.25萬輛,佔比已達26%。但細究主要還是油電混合車爲主,佔到8成,純電動僅2.2萬輛。

而國內已連續10年汽車掛牌超過40萬輛,但近4年(2019~2022)平均年增率卻呈微減0.3%,主因燃油汽車近4年年減5.9%,而電動汽車(純電動車及油電混合車)平均則增77.2%。

經濟部解釋,我國汽車實施整廠平均油耗總量管理機制(簡稱CAFE),2022年二期新車耗能標準上路,各車廠加速導入純電動車或油電混合車款,加上電動車輛享有貨物稅、燃料稅、牌照稅減徵及汰舊換新等補助。另外就是各車廠推外型、操作吸睛的電動車,刺激車主消費。

電動汽車新增掛牌地區,去年(前11個月)仍以臺北市2.6萬多輛,佔比2成3最多,其次臺中、新北。但論成長幅度,新竹縣近4年平均增幅95%,卻冠居全國,領先第二的新北市82%超過1成,其餘臺北、桃園、臺中、臺南與高雄,增幅則都在7成多左右。

經濟部指出,新竹縣科技族羣多,腹地大,建商也比較願意鋪設充電樁,是成長較高關係。

連帶所及,累計汽機車營業額2023年1-11月7193億元,超越歷年,年增幅16.4%亦是12年以來最大,全年營業額將可望突破75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