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英歐加強「4層面」

英國與歐盟之間的軍事合作愈趨緊密。(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俄烏交戰2年多,最近俄軍在前線取得了進展,並罕見任命經濟學家擔任防長,這項決定顯示,這將是一場長期抗戰,因爲克宮要致力長期維持戰時經濟。隨着局勢升級,爲了因應如世界大戰等更大規模的衝突發生,英國與其他歐洲國家正在加強國防開支、兵役、軍演與核武等四個層面。

《每日郵報》報導,首先在國防開支上,蘇聯解體後,英國和歐洲多年來不斷削減軍力,直到最近,軍事資源的水平仍遠低於冷戰時期。英相蘇納克(Rishi Sunak)上個月宣佈,政府將在本世紀末將國防開支提高到GDP的2.5%,這是英國向「戰爭經濟」過渡的一部分。在歐洲大陸,歐盟委員會已撥出近20億歐元(約臺幣690億)用以提高歐盟成員國的國防生產。

而在徵兵方面,據悉德國正在考慮恢復徵兵制,所有年滿18歲的男女都將被徵召入伍,爲未來的大規模衝突做好準備。其他波羅的海和北歐國家準備較爲充足,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都維持某種形式的國民服役,所有18至27歲的男性公民都必須服役一年。丹麥今年稍早宣佈,女性也將接受義務兵役,並透露了延長培訓時間的計劃。同時,1/3芬蘭人是預備役軍人,這意味着儘管芬蘭人口只有560萬,但卻擁有歐洲最大的軍隊之一。

在軍演方面,北約進行了爲期半年的「堅定捍衛者2024」演習(Steadfast Defender 2024),這是冷戰以來它所設想的最大規模軍演之一,共有32個成員國的90000名士兵,參與一連串不同的任務,包括實彈演習、戰略和後勤計劃等。

而在覈武方面,歐洲的核武威懾在很大程度上依賴美國,美方的核武庫存約爲5200枚,僅次於俄羅斯的5800枚,位居世界第二。不過,據悉其中有1000枚核武已退役並等待裁減。數百枚這類彈頭主要部署在德國、義大利和荷蘭等歐洲各地區。但瑞典本週稍早宣佈,戰爭時期願意在境內部署美國核武,而這遭到國內部分人士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