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在地特色 新社、大甲商圈吸錢潮

臺中十大購物商圈與特色商圈案例

臺中市總人口數已突破284萬人,躍居全臺第二大城市,目前擁有23個特色商圈,除外縣市民衆熟知的逢甲商圈、一中商圈外,每年11月涌現百萬賞花人潮的臺中國際花毯節,造福「新社魅力商圈」的旅宿、餐飲、伴手禮等產業;「大甲觀光商圈」更因每年農曆3月「瘋媽祖」,在大甲媽祖遶境帶來的數百萬信衆加持下,糕餅業、在地美食大發利市。兩大商圈擁在地特色,爲商店街帶來了龐大的人潮與錢潮。

臺中市商圈觀光文化產業聯合會理事長張聖明表示,商圈爲商店街區經濟發展的重要推手,現在的商圈行銷並非單一商圈單打獨鬥,需要整合觀光、文化與產業等共同行銷,纔能有效吸引觀光客至臺中商圈觀光、消費。

張聖明強調,商圈會成功,通常具備觀光文化產業+在地特色,再結合餐飲美食、特色伴手禮及自行車、登山步道、採果樂等休閒行程,「讓遊客有得吃、有得買、有得玩,才能留住遊客,甚至吸引國際客!」新社魅力商圈、大甲觀光商圈、東勢形象商圈、谷關溫泉商圈等,都是臺中成功的商圈案例。

以11日登場的臺中國際花毯節+新社花海節爲例,預估23天展期可吸引各地賞花客逾百萬人次,帶動旅宿、餐飲、伴手禮等產業大發利市。新社山城原是香菇的故鄉,當地名店「菇神景觀餐廳」往往一位難求、業績翻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