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時尚 翻玩布料注入新風格

(圖/REHOW 如禾永續文創)

從時尚風格到日常衣着,永續時尚正在流行。不論是製作或購買永續衣物,或是重複使用、改造單品,都是永續時尚的實踐之道。

在臺北這座永續指標城市,許多創新模式激發人們從衣着支持永續行動。一起看看「REHOW如禾永續文創」如何透過廢料再製,讓它們重生爲時尚新品。

發起零廢循環永續行動

REHOW如禾永續文創共同創辦人林怡君指出,永續時尚涉及範疇之廣,從材料、製程、品牌行銷到市場機制都各有論述。而之所以會產生「永續時尚」一詞,溯其源頭便是「快時尚」所致。儘管快時尚讓人們取得時下流行衣着變得更加便利,但汰舊換新之快,也導致大量可用材料被廢棄。

林怡君提到,在布製品的製程中,有許多生產前的材料,如尾端卷軸布、庫存品、不良品等,在投入製程前便被丟棄,讓她覺得相當可惜。於是她起心動念,決定從「再造」發起廢棄材料的升級、再製及循環倡議,持續探索實踐永續的解方。

翻玩布料探索永續可能

林怡君希望讓大衆有機會以互動方式,瞭解廢料改造其實充滿樂趣,2020年REHOW首創「#BarREHOW」廢料吧自助手作空間,並提供專業縫紉設備,讓大衆能輕鬆體驗再製趣味。望向工作牆上一片五顏六色,都是回收而來並經過仔細分類的廢棄材料,人們來此可化身爲「一日設計師」盡情翻玩素材,也可自備舊衣,運用創意將布料、鈕釦、繩帶等轉化成充滿個人風格的袋包、居家拖鞋、頸枕等生活物件,用美感與設計探索永續的無限可能。

「其實很多人平時穿來穿去就是那幾件衣服,衣櫥裡總是躺着一些丟不掉又不穿的衣物。」爲此REHOW發想出「R+F5重新整理」改造方案,爲大衆提供循環新選擇。REHOW透過與專業設計師合作,替過時舊衣設計「改造公式」,例如將男版襯衫重製成女版落肩襯衫,成爲嶄新衣着。而與日系快時尚品牌「UNIQLO」合作的二手衣計劃,則是將回收的舊衣,重製轉化爲寵物揹包、帽T、風格抱枕等新產品。

從前述改造公式可以發現,想將原有的衣服重製成另一項產品必須是以大改小,不僅難度高,成本也高,爲何REHOW仍堅持投入再造工作?大衆又爲何想改造手邊舊衣?對此,林怡君分享,曾有客人帶着母親的衣物前來委託REHOW將其改造成袋包,藉此融入母親與自己同在的情感記憶;而由主人衣服改制的寵物衣帶有主人氣味,則有安撫狗狗的功能,「每件重製物品,不論是樣貌、回憶、機能或紀念性,都是獨一無二。」這也正是REHOW期盼推動的核心價值,希望透過客製化的創意方案,串聯情感紐帶,並從記憶、手感裡找到永續的解方。

不再穿着的花布裙,被重製成獨一無二的袋包。(圖/REHOW 如禾永續文創)

從再製延伸的行動方案

爲地球減重不僅可從廢料的再製、循環着手,林怡君也從源頭提出幾項減少廢料產生的消費提案。首先,「買少買好」不僅能避免過度消費造成的資源浪費,買來的好物也可保值,將來若不再穿着,上乘質料還能再製成其他單品;至於禮服、西服、戲服等特定場合服裝,林怡君建議不妨「以租代買」,不僅省荷包,也爲衣櫥減重。此外,她也注意到越來越多人願意購買二手衣,例如臺北的赤峰街、西門町一帶陸續開設專營二手衣的店鋪,尤其現在年輕族羣之間興起「古着風」,使得復古穿搭蔚爲風潮。林怡君笑說,「以前的衣服作工精細,布料質地也好,二手服飾店自然變成人們挖寶的好地方。」

除了消費端,生產端也有值得努力的層面,林怡君認爲如果生產者能從設計、打版開始即納入永續思考,便能避免浪費,像是在製作衣服時選擇友善地球的材料,也是實踐永續的好方法。在全球關注永續、淨零議題之際,已有許多成衣品牌開始改變採購政策,其中之一便是要求供應商提供的材料須符合永續標準,在環環相扣的產業鏈中,循序漸進驅動消費市場的改變。

小朋友在手作空間翻玩廢棄材料,重製成嶄新單品。(圖/REHOW 如禾永續文創)

從廢料出發帶動社會價值

談到當初REHOW落腳臺北的理由,林怡君指出,臺北資訊流通快速,加上文創園區林立,使得臺北聚集一羣有興趣接收新鮮事的人,讓她決定將#BarREHOW自助手作空間搬進松山文創園區,成立「REHOW LIVING LAB反覆生活實驗室」。

REHOW LIVING LAB從「永續的可能來自於生活的反反覆覆」概念出發,除了同樣設置#BarREHOW爲廢料循環提供實驗基地,也因應文創產業的特性,在此定期策畫廢棄材料製成的藝術品展覽,人們來到這裡既能欣賞永續概念的創作思維,也能親自動手體驗,從中學習、認識何謂永續。

林怡君提及,其實各行各業都有不同的永續行動,「但這些行動的速度,是否能快過我們破壞地球的速度?」爲此她期盼#BarREHOW的模式能遍地開花,也持續與品牌合作推進永續倡議。例如REHOW在「NOKE忠泰樂生活」推出「#BarREHOWKids」小小永續設計師體驗營,透過親子共學,玩轉廢棄材料;也與聚陽人文發展教育基金會合作,前進非山非市學校,進駐「一起永續Bar」,將設計美學的種子帶入學校,翻轉廢料的刻板印象。期待這些努力能讓消費者瞭解到,不只時尚流行能展現自我,大衆也能借着翻玩廢料打造獨特風格,並從中找到永續新解方。

本文作者: Merida

(本文摘自《臺北畫刊8月號667期》)

《臺北畫刊8月號66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