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士灰熊華麗互搏 5大關鍵進階分析

勇士柯瑞強攻,灰熊全力防守,圖爲兩隊季賽交手。 路透

灰熊首輪辛苦晉級,更要在不到兩天休息後,馬上迎戰以逸待勞的金州勇士,猶幸這支充滿年輕新鮮肉體的球隊恢復力應不成問題,甚至可以期待手感尚存的優勢。儘管外界壓倒性的看好仍深不見底的健康勇士,但無論如何,灰熊該都能打出比第一輪「好看」的比賽,再從中試圖尋找勝機。

首輪與另一支年輕肉體的灰狼激戰,雙方比拚的是速度與激情(首輪Pace最快系列戰),灰狼甚至擁有更多天賦,本身優勢項目往往剛好被對手壓制,灰熊因此陷入充滿對抗、局面有些混亂,甚至被外界多所認爲「菜雞互啄」的苦戰,但面對勇士,灰熊有可能打出不一樣風貌。

相對勇士,早在季中灰熊就有與幾年前勇士比較的話題,某些部分的較年輕版本。雖然球風不盡相同,都以讓對手疲於奔命的小球輪轉著稱,也都有強大的年輕後場與多才多藝年度最佳防守球員等級的防守核心,當時湯普森(Klay Thompson)也表達了對這支新竄強隊的警惕,表示有可能在季後賽對決。

如今成真,勇士軍團或許是最能瞭解這支有相似之處隊伍的危險性,雖然多數比賽都缺兵少將,但外界多所認爲灰熊堪與勇士一斗的說法之一:灰熊是本季少數對戰領先勇士的球隊(3勝1負)。

儘管柯瑞(Stephen Curry)、湯普森與格林(Draymond Green)如今都已逾30歲,捲土重來的王者之師,絕不想讓後輩後浪推前浪,豐富經驗、團隊默契與大場面的精神強度,將是他們賴以壓制年輕人的本錢。除了彼此的健康,預期以下幾個對戰重點,將成爲雙方交鋒的主戰場:

(1)灰熊強勢的進攻籃板

每年都有人在說勇士禁區會被爆,但實際上勇士禁區從來沒那麼好爆,特別是對強力中鋒,防守端金州招牌的快速輪轉多人夾擊,進攻端或擋拆或拉出來點名,總能把看似有禁區優勢的對手打到無着力之處。看看首輪金塊即是如此。

但這也並非代表勇士的禁區劣勢不存在,特別是對到純粹彈跳人衝搶型,以及主打二波進攻、直接比拚體能天賦的對手時,往往就有機會被打到痛點,而灰熊,剛好就是本季這方面的佼佼者。

例行賽進攻率聯盟居首,進攻籃板率更是遙遙領先對手(二次進攻例行賽第1/季後賽第3),剛落幕的第六戰,正是憑藉17:6的懸殊進攻籃板差距而致勝。

儘管勇士也早洞悉本身弱項(所以大量囤積高側翼),長年有意識地積極保護籃板(例行賽防守籃板率第6),但面對季後賽灰熊的強勢壓境,仍要戒慎恐懼,尤其是傑克森(Jaren Jackson Jr.)與克拉克(Brandon Clarke),而這也將直接影響勇士能打出多少自己拿手的攻守轉換。

(2)三分雨的火線交錯

勇士隊季後賽迄今爲聯盟三分最準球隊,「海嘯三兄弟」領軍團隊有高達42.2%命中率,但灰熊首輪系列賽後3戰亦有破4成高標,考慮交戰對手外線的對位能力與身材,勇士同樣不能小覷灰熊的三分能量。

貝恩(Desmond Bane)首輪投出史詩級49.1%的絕高命中率,難能可貴的是質量兼具,場均4.5顆同樣是聯盟之最,但湯普森、柯瑞與普爾(Jordan Poole)也分佔2、5、9名,在這場很可能演變成空間與小球對決的大戰中,雙方三分砲火你來我往,也不用太意外。

(3)如何對位雙方的後場王牌

莫蘭特(Ja Morant)與柯瑞,自然會成爲這一系列戰雙方的防守重點。

首輪莫蘭特表現很難稱好,儘管還是投進了很多關鍵英雄球,但出手選擇與慘澹的命中率,也時有傷害球隊。不過進入第二輪,勇士較難以擺出對他有這麼強壓制力的防守陣,能樂觀期待反彈。

第一線該將由維金斯(Andrew Wiggins)或小裴頓(Gary Payton II)主守,特別是後者在例行賽85回合對位中,僅讓莫蘭特12投2中;除此之外,首輪主要力扛約基奇(Nikola Jokic)的格林,此輪亦得更解放於輪轉協防後場,以緩下莫蘭特的腳步。

灰熊方面,則還要看亞當斯(Steven Adams)上不上得了場,其紮實掩護與策應,是本季莫蘭特解放進攻的一大關鍵,且看他何時從安全協議出關&能否扛住勇士小球重回輪替了。

本季柯瑞對戰灰熊3場,基本上灰熊是無招架之力,場均36.3分7.3助攻7籃板,真實命中率還高達64.3%,唯防守侵略度極高的布魯克斯(Dillon Brooks),例行賽39回合中僅讓柯瑞7投2中,季後賽其防守強度肯定再提升,預期將由他主防甫重回先發的柯瑞。

當然,灰熊同時得應對好勇士最擅長的擋拆後錯位,防守柯瑞從來不是一對一的事情。

而由於兩大王牌的身材,都是彼此陣中相對會被點名針對的防守者,這系列戰同樣值得關注,雙方如何力保王牌在防守端過多的防守消耗與犯規麻煩。

勇士和灰熊除了各自風格鮮明討喜的進攻,例行賽分別都是聯盟第4與第5的防守勁旅,加上都能跑五小輪轉跟換防,防守端的好看程度,同樣值得期待!

(4)灰熊的第四節爆發力

首輪系列戰,灰熊共有3場比賽於前三節落後雙位數最終逆轉,史上首見;兩隊第四節比數更是懸殊至極的198:136(灰熊第四節場均33分)!當然,這種落差在面對主將羣大賽經驗豐富的勇士時,實在極難發生,但至少都突顯了灰熊雖然年輕,那強大的求勝鬥志與韌性,勇士就算帶着雙位數領先進入第四節,槍響之前都絕不能掉以輕心。

(5)雙方對戰陣容的選擇

包括以上項目,最終集結成這系列戰最大的看點:雙方如何擺陣。

雙方在首輪展現出的最強陣容,都是小球。柯瑞、普爾、湯普森、維金斯和格林的勇士「新死亡五小」,進攻端所向披靡;但灰熊方面莫蘭特、布魯克斯、貝恩和傑克森連袂的4人小組,100回合也有高達21.4的正負值。

雙方一字排開,也都還有如波特(Otto Porter Jr.)、伊古達拉(Andre Iguodala,若傷愈復出)、小裴頓與庫明加(Jonathan Kuminga),以及克拉克、瓊斯(Tyus Jones)與安德森(Kyle Anderson)等適合搭配小球的球員。

問題在彼此的禁區。以一般小球的對位思維,勇士的魯尼(Kevon Looney)、畢耶利察(Nemanja Bjelica)與灰熊的亞當斯,都最好減少上場時間;但金州方面同樣需要斟酌籃板的鞏固、禁區輪替,以及針對灰熊切入破壞力的護框效果,曼菲斯方面則要考慮亞當斯對於解放莫蘭特的加乘;雙方還同時要考慮到禁區大將格林與傑克森的犯規麻煩可能,長人要如何使用?放入哪些輪替使用?使用時機與使用長度?都將考驗雙方主帥的臨場應變。

除此之外,還有防守與替補火力考量。若果小裴頓就是莫蘭特的最好對位者,他必須增加時間,加上護框、籃板與進攻等綜合考量,場上五人要如何抉擇?小裴頓要提上先發嗎?

灰熊也時常可見替補羣比先發更兇猛,波爾回到第六人或許對球隊此輪正好,但倘若狀況如首輪般極爲出色,勇士關鍵時刻要放他還是小裴頓於板凳(奢侈的是,首輪小裴頓進攻手感亦甚佳)?

灰熊方面,亦有調度想像空間,面對身材較小的勇士,是要繼續前鋒搶板決勝禁區,又或者擺出比對灰狼更小更準、輪轉更快的可打5 Out陣容,讓對手更不敢啓用長人?

以上是勇士與灰熊第二輪對戰的勝負重點分析,提供各位讀者參考。當然,實際情況還是要真正打了才能見分曉,尤其將牽一髮動全身影響到後續兩隊的場上陣容與應對策略,這些就待第一戰之後,提供給我們更多答案線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