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鏡頭看臺灣》玉山國寶蹲點30年 氣象觀測員謝新添下哨

玉山氣象站觀測員謝新添蹲點30年任職最後一天輪值,以玉山爲背景留下職場生涯的紀念照。(謝新添提供)

玉山氣象站觀測員謝新添蹲點30年任職最後一天輪值,仍然執行例行工作。(謝新添提供)

玉山氣象站觀測員謝新添蹲點30年即將退休,許多山友到氣象站爲他祝福。(謝新添提供)

玉山氣象站冬季經常下雪,觀測員謝新添在雪中工作。(謝新添提供)

玉山氣象站冬季經常下雪,觀測員謝新添(右)將光電板上積雪鏟除。(謝新添提供)

玉山氣象站觀測員謝新添上班通常要步行上山。(謝新添提供)

玉山氣象站觀測員謝新添在站內「3858 CAFE」咖啡吧喝咖啡。(謝新添提供)

玉山氣象站觀測員謝新添拍攝的玉山主峰照片。(謝新添提供)

玉山氣象站觀測員謝新添拍攝的玉山杜鵑與雲海。(謝新添提供)

位於玉山北峰的玉山氣象站。(謝新添提供)

玉山氣象站觀測員謝新添在北峰拍攝的臺灣特有亞種黃喉貂。(謝新添提供)

玉山氣象站今年設站80年,在玉山站蹲點工作近30年的最資深觀測員謝新添,堅持輪值最後一天班,結束在東北亞最高辦公室上班的歲月,15日下山等到明年1月16日正式屆齡退休,人稱「添哥」的他和許多山友成爲好朋友,更被封爲「玉山國寶」,衆多山友近日紛紛在他臉書恭喜他榮退,卻也流露依依不捨之情。

面對離開工作近30年的玉山氣象站,回首艱辛的工作環境與生活條件,謝新添心情非常複雜,平日除了要觀測氣象儀器、看數據、填報表,碰到惡劣天候造成設備損壞,還要冒着風雪修復機具以維持運作正常,冬季剷雪更是家常便飯,遇到山難事件,氣象站員工經常提供必要協助,添哥的身影與吶喊聲多次在相關影片中出現,由於玉山站是中央氣象署最高的觀測站,其觀測數據具有重要價值,但因位處熱門登山地點,造就該站員工工作複雜多樣的內容。

謝新添表示,剛到職時因電力不足,經常必須點蠟燭、撿薪材,山上有電視,卻是「只能開電視,不能看電視」,後來雖裝置光電板,但仍以供電儀器優先,洗熱水澡那是奢侈的享受了,大約一個星期才能洗一次,降雪時,山上沒有暖氣設施,交通部長官曾贈送暖暖包及煤油爐,但一桶20公升(大約20公斤)煤油,光運補費用以每公斤350元計,就高達7000元,根本燒不起,而暖暖包大都提供給到訪山友保暖,站內廁所因北峰海拔高達3858公尺,冬天經常結冰,謝新添戲稱衝馬桶只能「全自動」,全部自己動手衝。

1958年,謝新添出生於彰化芳苑,1981年自空軍通信電子學校畢業,1991年進入中央氣象局,曾任職澎湖與東吉嶼氣象站,1994年1月請調玉山氣象站迄今,由於常年在玉山工作,謝新添1995年開始用相機記錄當地獨特的高山景觀,甚至還出版玉山風景攝影集,堪稱是臺灣拍攝最多玉山影像的達人,經常在臉書分享許多美景,讓玉山的美被更多人看見,許多造訪玉山北峰的登山客,都曾在站內「3858 CAFE」咖啡吧喝過謝新添手衝的咖啡,留下旅程最美好的回憶。

在玉山氣象站的觀測員大多自行徒步上山,這條長約13.5公里的山徑,多年來謝新添不知已經走過多少回,幾乎成了他最熟悉的一條路徑,而山上的風景更是再熟悉不過了,不過他在值班最後一天,卻在臉書寫下「今天的夕陽,從不覺得玉山的夕陽,如此的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