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鏡頭看臺灣》「清明時節」剖析外遇與婚姻 寫實劇情揪心超催淚

綠光30週年大戲「清明時節」,飾演丈夫的「金鐘視帝」遊安順(左)與飾演妻子的「第一媳婦」張玉嬿(右)同臺飆戲。(姚志平攝)

綠光30週年大戲「清明時節」,飾演妻子的張玉嬿(左)向丈夫遊安順(右)爭取「正宮權」。(姚志平攝)

綠光30週年大戲「清明時節」,戲中游安順(左)與小三張靜之(右)精神出軌,2人在冰果室對於事情終將爆發該如何解決而無語。(姚志平攝)

綠光30週年大戲「清明時節」,新浪潮導演柯一正(右)詮釋溫文儒雅的潘父,知道女兒張靜之(左)當別人小三卻不戳破,雖痛心仍希望保護女兒。(姚志平攝)

綠光30週年大戲「清明時節」,「美味冰果室」的場景令觀衆發思古之幽情。(姚志平攝)

綠光30週年大戲「清明時節」,「國民導演」吳念真(左)在美味冰果室中也演出一角。(姚志平攝)

綠光30週年大戲「清明時節」,「國民導演」吳念真精心打磨劇中的每一個角色。(姚志平攝)

綠光30週年大戲「清明時節」,劇中精彩羣戲「調解委員會」,衝突與對峙的場景讓人大呼過癮。(姚志平攝)

綠光30週年大戲「清明時節」由「國民編導」吳念真改編「國家文藝獎」作家鄭清文經典小說,本劇經歷3版本重演,因貼近生活、劇情寫實,備受大批粉絲喜愛,4.0昇華版將卡司、舞臺及聲光全方面豪華升級,9月1日至9月10日在臺北國家戲劇院演出9場,票房將邁進9成,從高雄、臺中一路巡演累積萬名粉絲好評迴響,其中外遇三角戀的議題引爆大批女性觀衆共鳴,尤其是飾演正宮的「第一媳婦」張玉嬿火力全開,戲中除了與飾演丈夫 的「金鐘視帝」遊安順爭取「正宮權」外,還前往氣質小三張靜之的家中飆罵對方,女性自強的一面讓觀衆大呼新鮮。

「清明時節」場景設定在50年代的純樸小鎮,遊安順與張玉嬿配對成一對相親結婚多年的怨偶,因爲丈夫與小三張靜之的精神出軌,牽扯一連串的衝突。張玉嬿飾演的原配秀卿,角色是傳統女性的縮影,一心爲家庭付出。由於「清明時節」爲全臺語文學劇場,張玉嬿在排練前期爲「磨口條」吃了不少苦頭,吳念真的劇本又特別寫實,張玉嬿:「商業連續劇強調立即性的情緒表現」、「這個舞臺劇特別有味道,有一種真實的情感,呈現夫妻日常生活的切片。」最具看點的場景之一,爲夫妻兩人在餐桌前上演諜對諜,在簡單的對話堆疊中,妻子戳破丈夫在外有小三,質問對方:「我到底做錯什麼?」,後來妻子上調解委員會爭取權利,更到小三家中討公道,種種女性自強舉措讓觀衆看得直呼過癮。

吳念真表示「清明時節」並非只聚焦外遇裡男歡女愛的情節,還會看到親情,柯導與靜之這對父女如何相互扶持,以及劇中角色每一個人遇到生命的困境時,他們所做的選擇。爲滿足現實生活沒有女兒的缺憾,吳念真別於原着全新打造小三父親一角,由新浪潮導演柯一正詮釋溫文儒雅的潘父,劇中知道女兒介入自己學生的家庭,雖痛心仍發揮父愛保護兒女,張靜之憶起劇中的父親就會哽咽:「將來不管妳面對什麼,爸爸希望妳知道,不管怎麼樣爸爸永遠都會在妳的身邊」、「他心裡其實是最糾結的人,但卻用溫暖的方法面對下一代」。

每次排練現場,吳念真從不缺席,將每位演員的情緒打磨到最佳狀態,而從第1版演到現在第4版的張靜之,面對全新男、女主角卡司陣容,更覺得自己像是「演了新的戲一樣」,張靜之:「嬿姐她詮釋的太太帶着一股神經質,看起來很漂亮、很有氣質,但是爆發力嚇人,那是一個完全不一樣的正宮」、「跟安順哥對戲非常揪心,他讓我看到更多關於輝昌的糾結,他對我的愛與不捨。」 各界人士盛情推薦「清明時節」,9月1日至10日於臺北國家戲劇院感動再續。

主播陳雅琳:「吳導的戲總會彰顯臺灣本土的時代感,融入大衆普世感情,就會有更深刻的感受,堪稱多方藝術的結合,是一場很棒的饗宴!」知名主持人曾國城贊:「這齣戲講了很多告解與救贖的過程,這也是綠光擅長處理人性最真實最掙扎的一面」。 「清明時節」全臺語發音,以「馬勒五號第四樂章」、「貝多芬月光」等經典名曲帶出整出文學氣息,綠光創藝特別增設華文字幕版(9/1、9/8晚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