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鏡頭看臺灣》末代礦工再入坑修坑道 不爲採礦只爲留下歷史

臺灣末代礦工以七十餘歲高齡再入坑道,協助翻修金瓜石黃金博物館本山五坑坑壁工程。(黃子明攝)

老礦工在坑道內頂着溼熱環境,扛起大石塊與鋼樑依然遊刃有餘。(黃子明攝)

老礦工林啓廷(中)在坑道內打赤膊工作,一把抓起礦工雕像搬離坑道,準備展開施工。(黃子明攝)

本山五坑內原本擺設多尊礦工雕像呈現早年礦工工作情形,爲了便於翻修坑道,老礦工暫時將它們搬到坑道口。(黃子明攝)

老礦工林松進(右一)用鋼架撐住坑道頂部,準備更換坑壁鋼樑。(黃子明攝)

本山五坑坑壁樑柱由傳統相思木(左、右深褐色)改爲鋼樑(如上橙色部分)及鋼板。(黃子明攝)

周朝南(左起)與林義得、林松進從年輕當礦工就相識,如今再因本山五坑坑壁維修工程一起入坑工作,三人相當珍惜這個緣分。(黃子明攝)

周朝南(前左)、白正彥(後排右起)、林松進、林聰明、林啓廷、林義得幾乎都出身礦工家庭,離退採礦工作多年,如今再因本山五坑坑壁維修工程一起入坑工作。(黃子明攝)

77歲老礦工白正彥早年從事採金礦工作多年,生命中滿滿金礦經,還收藏許多采礦文物。(黃子明攝)

採礦危險性高,大家必須互助合作,礦工因而彼此有強烈革命情感,參與五坑維修仍可看到他們相持體貼的互動。(黃子明攝)

老礦工林聰明(見圖)神情專注在本山五坑用支架支撐坑道頂部。(黃子明攝)

黃金博物館本山五坑原有坑道依然保存完整。(黃子明攝)

黃金博物館本山五坑原有坑道狹窄,老礦工在坑內施工顯得頗爲擁擠。(黃子明攝)

本山五坑坑道內設置多尊礦工雕像,用來呈現礦工當年採礦情境。(黃子明攝)

一羣1990年代末結束採礦生涯的臺灣末代礦工,近來又進入礦坑工作,不過他們並非發現新礦脈重操舊業,而是爲金瓜石黃金博物館維修本山五坑坑道,一羣70餘歲的老年人,不用喝蠻牛、保力達B,一樣可以勝任粗重的勞力活。

這羣老礦工多人已升格爲祖父、曾祖父輩,原已散居各地,創設「猴硐礦工文史館」、近年致力於礦業文史保存及推廣的周朝南,一直跟這羣老戰友保持聯繫,在他發出召集令後,當時擅長坑道維修的老礦工立即重出江湖,雖然他們多有塵肺症職業傷害,但在坑道內頂着溼熱環境,扛起大石塊與鋼樑依然遊刃有餘。

採礦危險性高,大家必須互助合作,發生意外才有機會存活,礦工因而彼此有強烈革命情感,這次參與五坑維修,仍可看到他們互相提醒「注意安全」、「累了就先休息一下」等體貼的互動,與周朝南當年在同礦場工作的妻子吳寶銀曾說:「出來看到白天,礦工才能體驗到活着的感覺!」如今雖只是觀光坑道維修,對已屆含飴弄孫年齡的老礦工而言,地底下大家就是同坑一命。

礦坑原本多以相思木搭成俗稱「牛條仔」的坑壁結構,在沒有預警系統的年代,礦工們有「相思木在嚎,人就要緊走」(意指巖盤即將崩塌,相思木受擠壓發出聲響,就要趕快逃命)的經驗談,在長年滲水的五坑相思木支架已有部分腐朽,黃金博物館遂編列2000萬預算整修。 這項工程本由其他團隊得標施工,但其中礦坑坑道維修有其專業與難度,館長謝文祥爲求安全及品質,找上這批經驗豐富的老礦工擔任工程顧問,配合得標廠商負責其中180公尺長的五坑翻修工程,主要是置換老舊相思木樑柱,改用鋼樑、鋼板加灌水泥材質,雖然略失老礦坑原味,但顧及坑道本身孔徑大小,爲確保參觀民衆安全,另外也考慮因老礦工多已年邁,如續用木構造,將來維修可能後繼無人,館方只好做出這個選擇。

金瓜石出產金、銅等礦物,日本統治時期產金量曾居亞洲第一,舊本山礦業全盛時期有九座坑道,位於海拔約295公尺山腰處的五坑,原有70公尺長的平坑,2004年在原本坑上方開挖長約110公尺的新坑道,與舊坑道相連爲180公尺,供民衆體驗早年礦工採礦情形,由於金礦礦坑不像煤礦坑有瓦斯氣積存礦層中,老礦工修復時得采用焊槍等產生火花的工具接合鋼構,有利於掌握施工期程,民衆有機會於9月重見完工後的新坑道。 在施工吵雜聲及焊接火花產生的焊錫煙霧中,打赤膊揮汗如雨的老礦工重回當年工作情境,坑道地面上不僅留着他們的汗水,也留下他們保存礦業文化的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