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鏡頭看臺灣》大手牽小手新北DIY 「彩繪燈籠·幸福兔U」

新北市新莊區公所迎新年慶元宵系列活動,首波主打的「彩繪燈籠·幸福兔U」活動2日熱鬧登場,小朋友專注地在空白的燈籠上,創作屬於自己的兔年提燈。(黃世麒攝)

新北市新莊區公所迎新年慶元宵系列活動,首波主打的「彩繪燈籠·幸福兔U」活動2日熱鬧登場,吸引不少家長帶着孩童前來參加,一起在元旦連假的最後一日,體驗彩繪燈籠、迎春手作DIY的樂趣,大手牽小手一起趣味揮灑迎春燈籠。

新北市長侯友宜(前排中)與新北市議會議長蔣根煌(前排左二)一同出席新莊區迎新年慶元宵系列活動「彩繪燈籠·幸福兔U」。(黃世麒攝)

新北市新莊區公所迎新年慶元宵系列活動,首波主打的「彩繪燈籠·幸福兔U」活動2日熱鬧登場,小朋友們專注地在空白的燈籠上創作。(黃世麒攝)

新莊區公所已是第21年舉辦迎新年慶元宵系列活動,今年首度將活動會場移師中港大排願景館前廣場,緊鄰百貨公司,也可間接促進商圈消費。從去年12月19日開放線上報名,共釋出600個彩繪燈籠、600個財神爺杯套、醒獅小揹包、錦鯉存錢筒DIY名額,在短短一週內就宣告額滿。今年更邀請徐秀娥、林文昌、吳聰文、劉秀梅、任淑齡、王品卉、陳弘年、周龍安等8名藝文界名家共同參與,爲活動各繪製一盞直徑60公分大燈籠,以喜慶繽紛的顏色點綴活動現場的熱鬧氛圍。

新北市新莊區公所迎新年慶元宵系列活動,首波主打的「彩繪燈籠·幸福兔U」活動2日熱鬧登場,小朋友們專注地在空白的燈籠上創作。(黃世麒攝)

新北市新莊區公所迎新年慶元宵系列活動,首波主打的「彩繪燈籠·幸福兔U」活動2日熱鬧登場,孩童在家長的陪伴下,彩繪屬於自己的迎春燈籠。(黃世麒攝)

許多孩童在家長的陪伴下,開心地領取空白燈籠,依照自己所喜歡的圖案盡情創作揮灑,包括「2023」字樣、各式各樣可愛的兔子,都成爲創作的素材,還有小朋友畫上皮卡丘,只因爲「跟兔子一樣有長長的耳朵」,童言童語讓活動現場充滿許多笑聲。 元宵節點燈的起源有許多傳說,點燈儀式彙集了民間、道教與佛教等習俗。

新北市新莊區公所迎新年慶元宵系列活動,首波主打的「彩繪燈籠·幸福兔U」活動2日熱鬧登場,今年邀請徐秀娥、林文昌、吳聰文、劉秀梅、任淑齡、王品卉、陳弘年、周龍安等8名藝文界名家共同參與,爲活動各繪製一盞直徑60公分大燈籠,以喜慶繽紛的顏色點綴活動現場的熱鬧氛圍。(黃世麒攝)

爲什麼元宵節要掛燈籠?相傳漢明帝劉莊爲了弘揚佛法,當他知道和尚在正月15日有點燈參拜佛祖的習慣,便下令正月15日晚上,宮廷與寺院都要「燃燈禮佛」。此後,元宵放燈的習俗就流傳到民間,每到正月15日,無論士族還是一般庶民都要掛燈籠。 另外,據傳古代的私塾放寒假是從春節前到元宵節,每個學生在開學日都攜帶一盞精美手工燈籠到私塾,請老師替他點燃,這個傳道儀式稱爲「點燈」,象徵點亮智慧的心燈,帶來光明的前程,因此又稱爲「開學燈」;學生提着燈籠返家,懸掛門口, 提醒自己,結束「小過年」,努力向學。演變至今,元宵節燈會則已成爲觀光文化的重點活動,也是華人世界重要的文化資產。

新北市新莊區公所迎新年慶元宵系列活動,首波主打的「彩繪燈籠·幸福兔U」活動2日熱鬧登場,小朋友們專注地在空白的燈籠上創作。(黃世麒攝)

新北市新莊區公所迎新年慶元宵系列活動,首波主打的「彩繪燈籠·幸福兔U」活動2日熱鬧登場,小朋友創作完成屬於自己的兔年提燈後,俏皮地舉起提燈細細端詳一番。(黃世麒攝)

新北市新莊區公所迎新年慶元宵系列活動,首波主打的「彩繪燈籠·幸福兔U」活動2日熱鬧登場,邀請新莊在地的醒獅團、鼓陣爲活動熱鬧開場。(黃世麒攝)

新北市新莊區公所迎新年慶元宵系列活動,首波主打的「彩繪燈籠·幸福兔U」活動2日熱鬧登場,除了彩繪燈籠外,現場也有財神爺杯套DIY活動。(黃世麒攝)

新北市新莊區公所迎新年慶元宵系列活動,首波主打的「彩繪燈籠·幸福兔U」活動2日熱鬧登場,除了彩繪燈籠外,應景的錦鯉存錢筒DIY也深受小朋友喜愛。(黃世麒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