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核聲浪不斷 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批不顧蘭嶼 籲正視核廢料處置
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今天下午將舉辦第四次會議。圖爲賴清德總統主持「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第2次委員會議」。(圖/總統府)
在野黨趕在我國最後一部核三廠2號機除役前提出延役修法草案,並將重啓核三公投徑付二讀,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委員何宗勳表示,他將在今日舉辦的委員會中播放反核蘭嶼居民訪談影片,希望支持恢復核能的人士看見居民的處境,並多加思考,若連低階核廢料都無法妥善處理,如何談延役、高階處理,甚至新核能技術。
何宗勳今天透過臉書發文表示,在委員會前夕,在野黨因應核三廠除役,提出《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修正草案,主張將核電廠運轉執照延長至60年,儘管朝野未達成共識,但在野立委以人數優勢聯手錶決通過,將條文保留送協商,民衆黨還提出重啓核三公投案,聯手在野進逕付二讀。
他表示,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設立以來,社會要求恢復核能的聲音從未中斷,該委員會3位副召集人中,僅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堅持非核家園,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則是擁核代表,中研院長廖俊智傾向支持恢復核能,賴清德目前沒有表態,選擇保持中立,讓各方意見並陳。受邀出席的委員,多數公民團體與學者立場傾向非核,政府官員從公開言論來看,經濟部長郭智輝立場應較接近童子賢。
何宗勳表示,他個人對賴清德提出重啓核能三原則持開放態度,但更關切蘭嶼核廢料的問題,當臺灣本島人享受核電帶來的便利,卻將危險核廢料丟在蘭嶼,這是對原住民族的不公,「我們沒有權利將痛苦加諸在他人身上」。
他表示,2006年自己擔任環保聯盟秘書長,曾帶領7位蘭嶼學生到臺灣本島親眼見識核電廠,即便後來離開環團,只要談到核電,第一個想到的,始終是蘭嶼的族人。
何宗勳表示,今年3月再度前往蘭嶼拜訪2位當地反核行動的重要人物郭建平及張海嶼,他特別錄製兩位的訪談影片,並剪輯成3分鐘,準備在本次委員會中在發言階段播放,希望所有支持恢復核能的人,能看見蘭嶼人的處境,並真誠思考,如果連低階核廢料都無法妥善處理,如何談延役、高階處理,甚至新核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