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用足回購增持再貸款工具

首批迴購增持貸款案例正式落地。近日,23家上市公司公告表示,已與銀行簽署合作協議或取得貸款承諾函,獲得貸款額度,用於公司股票回購或進行股東增持,規模合計逾百億元。

從9月24日宣佈設立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工具,不到一個月時間,即完成實踐案例的落地,凸顯出高層提振資本市場的決心和力度,反映出市場對再貸款工具的歡迎和熱情。用好用足該項政策工具,對於提振信心、穩定預期、增強資本市場內在穩定性等,大有裨益。

資本市場“長錢”得以充實。投融資失衡、長錢不足一直是我國資本市場備受詬病的短板,回購增持再貸款工具旨在從投資端發力,給市場帶來真金白銀的利好。按照政策安排,央行通過發放低息再貸款,定向降低銀行端資金成本,支持上市公司和主要股東進行股票回購或增持,首期額度3000億元,後續還可能增加。相當於爲資本市場打造了一個穩定資金池,可持續注入流動性,動態促進市場投融資功能相協調。

上市公司有了更好的市值管理抓手。藉助再貸款工具,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能力和意願可實現“雙提升”。再貸款利率相對較低,原則上不超過2.25%,相較向其他金融機構借錢成本更低,直接解決了上市公司和大股東想回購增持卻苦於資金不足的問題。再者,不超過2.25%的貸款利率,意味着上市公司只要分紅率高於2.25%,公司和主要股東使用再貸款增持回購就是划算的,甚至有利可圖,也就更有動力在股價下跌時貸款進行回購或增持,有助於引導上市公司更加重視市值管理,提升整體回報能力。

市場信心可獲有力提振。作爲上市公司優化股權結構、回報投資者的重要工具,回購增持能夠向市場傳遞出企業內在價值被低估、看好自身未來發展等積極信號,進而贏得投資者支持,提升公司估值水平。加之按照規定,利用再貸款進行增持或回購,只能通過集中競價方式進行,可直接增加相關股票交易量、提升活躍度,對股票價格起到支撐作用。就在首批案例落地次日,大部分相關公司股價開盤即拉昇,投資者的認可“價格可見”。

當然,回購增持再貸款工具不是“萬能藥”,既不能直接增厚上市公司營收,也不能從根本上改善企業基本面,上市公司還得按需申請。畢竟,利率再低的貸款,終歸是要還本付息的,倘若盲目跟風大規模舉債,一旦後續經營不佳,無疑將爲企業發展帶來負擔。上市公司應從自身實際出發,科學審慎決策,理性評估風險和收益,確保再貸款工具的使用能惠及全體股東利益,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

還要看到,支持上市公司回購增持,不代表無條件地“輸血”。對於再貸款資金的使用,相關部門做了嚴格規定,要求“專款專用,封閉運行”等。從首批再貸款落地情況看,商業銀行把關較爲審慎,貸款對象更傾向於那些基本面健康、債務履行能力強、發展前景好的上市公司。如此放管結合,可防止資金濫用走偏,確保政策工具真正發揮穩市場的作用。

近段時間以來,一攬子有針對性的增量政策接續發力,“努力提振資本市場”效應漸顯,市場交投升溫、信心回暖。相信隨着回購增持再貸款等政策工具的成熟應用、落地落實,當前良好勢頭將會延續,推動資本市場行穩致遠。(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李華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