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武漢肺炎致死率達15%?抗煞名醫:臨牀輕症比例高 致死率約3%

記者洪巧藍臺北報導

國際知名期刊《刺胳針》24日發表最新的研究,針對中國大陸武漢肺炎最初發現的41名新型冠狀病毒病例進行分析死亡率達15%,令人憂心殺傷力恐怕超過SARS。抗煞英雄、傳染病防治醫療網指揮官張上淳今(26)日表示,該研究分析爲早期個案全數都是有肺炎的中重度病人,然而後續確診個案有不少都屬輕症,甚至沒有肺炎,也因此,研究估算出的致死率無法實際反應新型冠狀病毒整體臨牀樣貌

▲傳染病防治醫療網指揮官張上淳(中)、臺大醫師黃立民專家說明武漢肺炎。(圖/記者洪巧藍攝)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6)日上午召開記者會說明國內針對武漢肺炎的應變措施,並請2名國內專家-傳染病防治醫療網指揮官、臺灣大學副校長張上淳以及臺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臺大醫院小兒部主任黃立民說明目前對疫情的觀察。

《刺胳針》公佈研究主要針對中國大陸武漢肺炎最初41名、大多和華南海鮮市場相關的2019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個案進行分析,其中6人死亡,死亡率達15%,更有3成患者沒有發燒症狀男性感染率逾7成,且孩童被感染機會不高。

張上淳表示,《刺胳針》研究可提供初期第一手科學資料,不過,這41名個案基本上都有肺炎現象,也就是說,都已經是中度以上的中重度患者,分析死亡率達15%,會讓一般民衆誤以爲可能會和當年SARS一樣,甚至更高的致死率。

張上淳解釋,目前所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的臨牀樣貌,有很高比例爲輕症患者,不一定有肺炎症狀。包括國內目前偵測到的3例確診個案,僅有1人出現明顯肺炎,另外兩人一個完全沒有肺炎,一個肺炎非常非常輕微,趨於有和沒有之間,也就是說,這41例中重度個案是無法反應全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個案的樣貌。

張上淳指出,以目前最新臨牀證據,2019新型冠狀病毒的致死率約在3%左右,甚至更低,而隨着時間演變,相關數據還可能有變動,還有待後續追蹤。

武漢市因應肺炎疫情已經封城,封城後內部狀況。(圖/翻攝自紅星新聞)

近期有消息稱一款抗愛滋藥物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臨牀治療中取得效果,甚至說干擾素也可以用於治療。黃立民表示,這主要是過去針對MERS的經驗,因爲沒有藥用,所以試試看,但現在套用到新型冠狀病毒,有沒有效果仍不清楚。

張上淳表示,目前初期仍無法確定好的治療藥物,所以會進行嘗試,但沒有足夠科學證據說明抗愛滋藥物會有更好的預後結果。至於干擾素也是學理評估,因爲患者可能有細胞激素風暴,使用此類藥物減少細胞激素,但都沒有籌夠證據,當然這些藥物國內也有,不過尚無重症患者,也還沒有用到。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說明最新狀況。(圖/記者楊詩益攝)

許多人認爲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和SARS很像,黃立民表示,兩者基因有很多地方不同,一些SARS混種等說法都僅爲網路上的臆測。張上淳也說,從臨牀表現上兩者也有許多不同,SARS多爲重症,新型冠狀病毒則有許多輕症。

依據中國大陸疾控中心通報及各省市區衛生健康委員會公佈資料,中國大陸截至1月25日累計1,975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之肺炎確診,其中324例重症,56例死亡,31省市區(不含港澳特別政區)僅剩西藏自治區無確診或疑似病例

國內至26日上午爲止,維持3名確診個案持續收治醫院負壓隔離病房;國際間除我國外,累計36例確診病例,分別爲泰國5例、香港5例、澳洲4例、馬來西亞4例、日本3例、新加坡3例、法國3例、澳門2例、越南2例、南韓2例、美國2例及尼泊爾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