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中國氣球飄臺海 軍方:探空非偵察

《金融時報》報導說,近幾年,臺灣數十次觀察到中國軍方氣球飄入其空域,次數頻繁,平均每月一次。軍方表示,中共飄向臺海的是探空氣球,不是偵察氣球。圖爲氣象氣球。(美聯社)

英國《金融時報》13日發自臺北的報導說,近幾年,臺灣數十次觀察到中國軍方氣球飄入其空域,次數頻繁,平均每月一次。一位軍方官員告訴本報,中共飄向臺海的是探空氣球,不是偵察氣球,或是所謂的間諜氣球。我空軍每天也施放6枚探空氣球,偶爾也因風向關係,會飄向中國大陸,就像中共的探空氣球偶爾也飄向臺海。

《金融時報》報導,有政府官員指出,侵入臺灣空域的中國氣球,飛行高度通常在2萬英呎(約6100公尺)左右,比4日在美東外海遭擊落的中國偵察氣球高度爲低,材質也不同。據稱,從這些氣球的體積、酬載看來,已經超出可不經事前允許、進入他國空域的一般氣象氣球範疇。

此前,國防部僅證實去年2月時,有多枚中國氣球分四批進入臺灣北部上空。日本與菲律賓亦曾發現有氣球進入領空,但兩國政府也都未說明詳情。

《金融時報》引述某涉足軍事與情報事務的官員稱,臺灣上空的氣球是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裝備發展部所研發,由解放軍空軍或火箭軍部署,並經常派出軍機監控;另有知情人士指出,這些氣球在收集大氣數據,可用於雷達和飛彈系統。

軍方官員告訴本報記者表示,中共飄向臺海的是探空氣球,我空軍每天也會施放探空氣球,空軍在綠島、澎湖馬公與屏東設有探空分隊,每天早晚各放1枚充滿氫氣的探空氣球,合計1天放6枚,用來測氣象,氣球上有都卜勒雷達、全球定位系統(GPS),也有感應器,可以回報各空層溫度、風向及風速等。探空氣球的球體只有小汽車大小,如同裕隆MARCH車,而且球罩薄,氣球升到一定高度會自爆。軍方官員說,由於球體小,戰機飛過去,恐怕連目標都找不到,更不要說去擊落它。

據瞭解,空軍執行探空作業的主要目的是提供戰演訓部隊更精準的天氣資訊,因爲僅靠地面觀測資料是無法全面提供空軍所需的風向、風速、溫溼度等詳細資料,對於漢光演習、官兵跳傘,以及空投等任務影響很大,因此利用探空作業氣球上的探空發射器,待氣球升空後測得各空層溫度、露點溫度、溼度、風向及風速,構成立體的垂直大氣資訊,進而讓第一線部隊得以參考因應,確保任務萬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