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建股》臺開女董第一手自白 邱於芸「三箭」再拚一甲子

近來頻頻登上新聞版面的臺開,猶如八點檔連續劇般匪夷所思的事件,讓人不禁問道,這家公司到底怎麼了?!事實上,這家老字號的土地資產開發公司也曾盛極一時,尤其是臺灣經濟因工業區而起飛的年代。現在的臺開,正處於新舊世代交接的轉折磨合期,新任董事長邱於芸,接受本刊專訪時,坦言這條路顛簸難行,但她知道自己所堅持的事,是對公司、股東、員工都好的事。對於臺開即將下市一事,她說:「如果每個人一生當中只能有一次信用額度,只要我還沒用掉之前,一切都有機會。」對於引發小股東爭議的私募案,私募股權投資是臺灣企業相當熱愛的「籌資」方式。

談起去年至今,臺開透過股東會決議的私募案,邱於芸表示,當初會貫徹私募案,最大目的就是充實營運資金、讓公司能繼續營運下去,希望資金儘快到位。當然,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不同意見,甚至面臨獨立董事質疑,但爲確保廣大股東權益,在內部董事會上取得共識之後通過私募案,完成股東會決議。現在要做的事,就是讓臺開順利經營,而這就是公司的「救命錢」。

雖然有部分大股東持反對意見,認爲私募定價有「跳樓大拍賣」之虞對此,邱於芸說道:「一切依據股東常會決議的訂價和共識來推動私募,在合乎程序的情況下,這是現階段最直接,也迅速能爲公司存續所做的努力之一。」並強調,參與私募案所取得的股票,不得買賣 (閉鎖3年),也就是說,現任經營團隊必須說服有意參與私募的投資人,「臺開在未來3年內能夠順利轉型、營運步上正軌」,這不僅攸關這筆投資能否順利回本,更是臺開浴火重生的關鍵時刻。除了一肩扛下私募案的成敗壓力,身爲臺灣少數女性企業家的邱於芸也坦言,「確實有不少挑戰待克服」,不僅僅是以女性身分接班”類”家族事業而已,當前還有公司運作模式、債務狀況等問題需要重新檢視。

她形容,這就像接手了一臺十幾年的古董車,你要思考幫它做那些檢驗?針對所看到的問題,做出怎樣的調整與更新,不只讓它能順利重生運作,而且性能更好,還要合於法規。接手臺開之後,邱於芸發現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察覺到過去所建立「政府委託式」的土地開發模式。

她舉例,過去與政府共同開發,可能一個案子一做就要十多年,但現代時代不一樣了,不是站在原地等待機會,除了必須重新評估融資、資金策略,更得思考怎麼去結合盟友,一起開發更多如高鐵案的大型案件。

邱於芸坦言,臺開過去體質裡的國營與公股基因,某種程度或許註定了它的「不得安寧」,然而,民營化之後,臺開必須不斷地適應時代的改變,才能尋求生存之道。許多人都在看,邱於芸會怎麼下這一盤棋,又會怎麼「改造」這間公司。

對此邱於芸也迴應,她想做的轉型並不能隨心所欲,追求大破大立,更不是讓整間公司砍掉重練,反而是在傳統與創新中找到最佳的平衡。而現階段她正在做的,就是保留臺開原先擅長的大面積土地開發優勢,把這項強項與品牌推廣出去,同時全盤檢視現有土地使用狀況是否能再優化升級,當中也包括協助輔導廠商、工廠進行必要的轉型。

在政策趨勢上,能不能跟上工業4.0發展,甚至是能否搭上新南向政策列車,跨出國門幫助更多東南亞臺商在國內擴張或在海外設廠。「跟過去最大不同,我想是臺開多了一份帶領檯灣產業往上走的使命感。」邱於芸如是說。

比起迴應滿城風雨的傳言,邱於芸更多心力是放在思索臺開的未來與下一步。她用女性的細膩與過去的個人經歷,試圖用新思維與視野替臺開「止血」,並注入新生命。她打趣形容:「現在的心境其實很像家庭主婦,要精準掌控家中整體財務狀況,把關每一筆開銷跟收支,但又不免想着要如何讓孩子去補習跟學才藝,甚至是送他出國深造。」

談到臺開的短期規畫與轉型目標,邱於芸表示,首先除了解決過去財務槓桿失衡的問題外,另一個首要之務就是重建公司的「信用評等」。這不僅是讓外界能重新建立對臺開的信賴並招募人才,也希望讓整個臺開員工的內部氛圍,是信任公司、有榮譽感,也有足夠凝聚力的健康狀態。

或許邱於芸這條二代接班之路的開端,也是臺灣經濟的中生代工同問題,雖比起一般企業多了點戲劇性,也註定得單打獨鬥,但從團隊的真實聲音或許也反應,臺開的下一步有機會用團體戰翻轉宿命,撕下種種負面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