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半導體週期風險 恩智浦加碼投資中國市場

本報記者 譚倫 北京報道

全球電動汽車需求顯現出放緩跡象之際,半導體產業鏈正在迅速作出反應。

4月30日,車芯巨頭恩智浦(NASDAQ:NXPI)發佈了2024財年第一財季財報。財報顯示,雖然汽車芯片營收同比下滑1%,但受益於工業與物聯網芯片、移動芯片兩大業務營收的增長(14%、34%),恩智浦在報告期內收穫31.3億美元營收,利潤率達34.5%,超過市場預期。受此提振,恩智浦當日美股收盤漲幅超5%。

受制於過去一年全球車芯市場的供應逐步過剩,汽車半導體廠商的去庫存週期進一步延長。早在今年2月,恩智浦便曾提前對市場預告,在今年第一財季,汽車業務營收將降至個位數增幅的區間低點。

但業務譜系的多元,讓恩智浦在這場車載半導體的低迷期中更爲從容。近日,恩智浦執行副總裁兼首席銷售官Ron Martino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專訪時表示,非汽車業務的收入目前已佔到公司總營收的50%,隨着智能家居、工業智造及能源管理等業務的興起,恩智浦的業務版圖正在進一步擴充。而這一轉變,也將成爲支撐恩智浦當前業務戰略發展的新動力。

品牌升級打造光明安全未來

得益於AI浪潮的推動,雲端推理乃至訓練算力正急劇向邊緣終端遷移,這也帶來了邊緣計算芯片市場的興起。據STL Partners預計,至2030年,全球邊緣計算潛在市場規模將達到4450億美元。

“對恩智浦來說,一方面汽車業務在不斷髮展,另一方面工業業務要增長更快。”Ron Martino指出,這要求恩智浦在汽車及工業領域更爲迅速地觸及大衆市場,即支持更多的中小企業發展。而將目光覆蓋至更爲廣泛的工業與物聯網場景的恩智浦,正聚焦於邊緣計算爆發的新時代,提供更優質的系統解決方案。

汽車是萬物互聯時代的主要終端,除此之外,恩智浦的重要業務版圖中還包括智能家居、工業智造、新型能源能效管理等邊緣側場景。恩智浦服務於包括汽車、工業物聯網、移動設備、通信基礎設施在內的四大市場,雖然每年具體的營收比例可能發生變化,但是恩智浦始終專注於這四個市場領域。

“不管是在工業還是個人用戶領域,低功耗、安全及實時性正在成爲用戶對終端設備的主要需求。”Ron Martino表示,恩智浦正加大投入資源來增加中國的分銷網絡和渠道,從而覆蓋更多中小客戶。

在具體佈局方面,Ron Martino指出,恩智浦主要關注感知、思考、連接、行動四類技術。以環境感知爲例,設備需要採用不同的模擬和感知技術;而在思考和感知環節,則需要進行數據的收集、計算,同時能夠把生態當中的器件連接起來,採用合適的、有意義的、與所處環境相適應的行動。

Ron Martino強調,恩智浦希望能夠在這輪半導體的週期變化中,實現平緩軟性的轉型,這將爲公司發展帶來更爲長遠的利益。

加碼中國市場投入

在恩智浦的戰略中,中國顯然是該公司最爲看重的區域市場之一。市場機構預測,由於在物聯網與電子設備方面的需求充沛,中國在該領域仍會有大幅的增長,至2030年將達到2300億美元規模。

對此,Ron Martino表示,中國市場對恩智浦而言非常重要。作爲深耕中國近四十年的跨國企業,截至目前,恩智浦在大中華區已擁有9000多名員工、1600多名工程師、14個代表處及6家研發中心。

“恩智浦在中國有相當大的業務規模,並且中國在創新、引入全球新技術和產品方面非常迅速,在智能家居和工業領域部署的能力日益提升。”Ron Martino表示,這些因素使得恩智浦將進一步擴大在中國市場的投入。

據悉,除與衆多中國OEM廠商合作伙伴開展合作外,恩智浦目前已在天津建立了兩期人工智能創新中心項目,並先後在中國各地建立了建模、計算、汽車技術、無線連接與電氣化等多個實驗室。

“此外,我們也在擴展合資企業,去年我們與已經合作了二十年的天津強芯簽訂了新的合約。”Ron Martino透露,新的續約時間將會是十年,且工程師人數已經增長2倍。

提及外界對目前中國電動汽車增長放緩前景的隱憂,Ron Martino表示,不管對於中國,還是全球,電動汽車都仍是最快增長的細分市場,而恩智浦未來仍將投資傳統燃油車及各種類型的電動汽車在內的創新技術。

“對於恩智浦這樣一家全球領先的汽車電子供應商來說,即使經歷輕微的週期性變化,但汽車將會是我們始終看重的一項業務,隨着車載半導體規模的增長,價值也會不斷增加。”他最後表示。

(編輯:張靖超 審覈:李正豪 校對:顏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