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質更好,出行無礙|Bose QuietComfort 45耳機全面升級

我最早接觸Bose的產品便是QC系列,當時的廣告宣傳片還歷歷在目——一位西裝筆挺的商務人士在機艙之中戴着QC系列耳機,當時產品的傳宣點便是降噪。在我從事媒體的十多年來以,Bose一直都是消噪耳機的領軍人物。

你所不知道的QC

QC,其實也就是QuietComfort,Bose正是通過它將有源消噪技術(ANC)推廣到消費市場上。跟大家聊聊ANC的事情,通過聲波相互干涉、抵消的這個現象早在1936年便被德國物理學家Lueg發現,不過Lueg卻沒利用這個技術恰到飯,事實上,當時的電子產業並不足以支撐這項技術商用。

直到1978年Bose的創始人Amar G. Bose博士在飛行中突發奇想,是否有方法能夠消除飛機中的連續噪聲,能夠有一個安靜的欣賞音樂空間呢?整整花了十一年,Bose才推出第一款航空所用的消噪耳機,可想而知,能夠將消噪設備小型化何等困難,再後來的故事便接上我們今天聊到的QC系列。

事實上,如今技術的平臺化、平面化,使之能夠在更廣的泛圍推廣,近兩年消噪技術越來越多地成爲各種類型的標配,比如市面上流行的AWS耳機,中高端產品上基本會將消噪技術作爲標配,這樣的競爭環境,同樣也給Bose提出了挑戰,需要Bose推出更出色、更創新的消噪技術。

在上一代的QC系列產品QuietComfort 35 II之上,Bose不僅加入了出色的聲學消費噪技術,還擁有音量優化均衡技術、使音效和降噪效果更好的 TriPort 聲學耳機構造,以及一項名爲Bose AR的音頻增強現實技術。

不過當時就有人提出,QC系列的設計還是太嚴肅了一些,然後便有了設計更優雅、且擁有11級消噪功能的Bose 700,如今,這項功能也在QuietComfort Earbuds這樣的真無線耳塞上得到應用,QuietComfort 35 II的正式升級產品正是今天的QuietComfort 45,值得一提的是,Bose還在這段期間針對遊戲市場推出過一款QuietComfort 35 II遊戲耳機,當時也被稱爲降噪性能最佳的遊戲耳機。

今天體驗BoseQuietComfort 45的降噪效果提升和新技術應用之外,我還打算將其與前代的幾款產品相比,這樣會讓評測過程更加有趣一些。

專注於“聽”

Bose每一代產品的命名後綴都非常有意思,QuietComfort 35 II和Bose 700都被命名爲無線消噪耳機,而QuietComfort 45儘管下向兼容QuietComfort 35 II絕大部分的技術,但依舊僅命名爲“耳機”,除了代際區別外,同樣也是對產品最大特點進行表述。BoseQuietComfort 45這樣的命名方式算是迴歸“聽”的本身,在技術上也是在些基礎上做出突破。

Bose官網截圖

從前後兩代的產品特點來看,其中消噪技術、全音域表現、麥克風配置和續航能力上都得到了不同的升級,但是在外觀上,卻沒有太大改變。事實上,從QuietComfort 25以來,Bose在模具上的改型便一直不大。針對消費市場對產品形態上過於“嚴肅”的問題,Bose寧願創造一個新的產品系列Bose 700,也不願失去原來有着商務背景的那部分人羣的需求,所以QuietComfort 45依舊是一款能夠“正裝出席”國際性商務會談的高格調產品。

左側爲QuietComfort 35 II,右側爲QuietComfort 45

比較QuietComfort 35 II和QuietComfort 45,我們可以看到新耳機更換了頭樑下方與頭部接觸 的包覆材質,用軟皮替代了原有的絨布層,估計還是爲延長壽命而做的變化。其次耳殼上的開孔位置有了變化,以前耳殼側方的麥克風口移到了耳殼背部,這也是在採用了新的麥克風陣列後對模具開孔提出的變化。

接口上,我們看到原有的microUSB接口換成了更加通用的USB Type C;另外,耳機的佩帶感也有一些變化,給我的感受便是包覆感更加緊密了,撥開蛋白質皮革的耳罩內側,就能看到小孔中的記憶海綿,不同的是QuietComfort 35 II爲黃色,QuietComfort 45爲藍色,雖然我無從瞭解一海綿的標號,但採用藍色海棉的QuietComfort 45更能緊密貼合耳廓,帶來更好的被動隔音效果。

外殼材質視頻

你以爲Bose的升級變化也就是換個接口,換個海棉?其實Bose最喜歡做的是做一些你不易查覺的升級,而又偏偏不告訴,這難道就是傳說中的大廠格調,事實上,你能看到QuietComfort 45的右側耳殼也採用了一體化設計,照顧了左右側的視覺平衡和整體觀感。用手指輕敲兩者耳殼,聲音也是不同的,這是因爲QuietComfort 45升級了抗撞擊的玻璃纖維尼龍材料,在質量更輕的情況下反而韌性更強,另外頭樑的外殼也做了材質升級,新品的觸感更加細膩。惟一讓我不滿意的是前代立體感很強的金屬LOGO變爲了絲印,心裡有些小遺憾吧。

講完了不同,其實QuietComfort系列還有很多一脈相承的NB設計,比如支持其摺疊和旋轉功能的金屬轉軸,還沒有小手指甲蓋大,但極少聽維修渠道會說是因爲這個小轉軸損壞而反修的。另外Boes所採用的這一層蛋白質皮革材質,帶給耳朵的觸感就是特別輕柔舒適,而且十級段落的伸縮頭樑相當寬鬆,不少戴眼鏡的朋友都喜歡首選Bose的頭戴式耳機;而且頭樑不管哪一級,都能提供恰到好處的壓力,長久佩戴也不會夾頭,這是像索尼等競爭對手一直做得不夠好的地方。

旗艦級音質

我以前一直會將QuietComfort系列與Bose 700相比,雖然設計的定位不同,但總體來看Bose 700要比此前的QuietComfort定位要高半級,所以對於Bose旗艦耳機的稱謂,我往往會給Bose 700。但在Bose 700沒有更新下一代產品前,這個旗艦名頭有可能會給QuietComfort 45搶去了。

如今的QuietComfort 45擁有兩種消噪模式——消噪模式和通透模式,雖然沒有Bose 700提供的11 級消噪和個性化訂製功能,以及那些觸控、語音助手等眩目的設計,但在音域表現上卻有了明顯的提升。

知乎戴圖

評測時我在知乎裡看到一些所謂的大佬建議,比如寧願買QuietComfort 35 II也不要買QuietComfort 45,我不知道這些建議是不是來自於雲評測,但事實上QuietComfort 45在音域上音色和音域上的提升還是比較明顯的。以我經常拿來試音的惠威金耳朵試音碟爲例(這個試音碟並不難找,在QQ音樂等平臺上便能找到),第一首《Bass & Bass》的前奏鼓點便將低音的層次展示得淋漓盡致,鼓聲更加真實,也更富彈性,有敲擊在心絃上的感覺。

再來首蔡琴的《渡口》,女性中音人聲的還原明顯也更勝一籌,伴奏層次也更清晰。再來段《琵琶對薩克斯》,兩種樂器的音色切換相當明顯,相比前代有不少的進步。一首《央金瑪》唱盡了朱哲琴的寬廣而細膩的高音,QuietComfort 45將這種高音帶來的情續頂到了心尖之上;而趙鵬版的《船歌》則重點傾聽男聲的柔情之美,特別是結尾那一處低頻喉音,QuietComfort 45的還原是相當的精緻。

所以啊,如今網上的評測的確很多,但真正能理解Bose不換模具設計原因的人少之又少,沒有仔細琢磨產品的代際關係,甚至都沒拿到產品,就敢大言不慚地說新品就換了一個充電口,而且還排在知乎最前面一條。唉,也希望讀者們能夠擦亮眼睛,也擦亮耳朵吧。

提升音質、技術打底

接下來再聊聊Bose獨有的TriPort聲學耳機構造,其實這在前代QuietComfort及很多產品上已有應用,它主要通過內部單元帶動空氣進入內部單元與之共振,從而讓發聲單元擁有更深的低頻和更飽滿的音色,而且無需太大的腔體。想了解的朋友我建議去看看某媒體對QuietComfort 45的拆解,其中有泄壓孔、調音孔等設計的特寫,我這裡就是再拆解手裡這臺產品了。

除了TriPort聲學耳機構造,QuietComfort 45還擁有一項動態音質均衡技術,這其實便是體現一個廠商調校的功底。一般而言,我們聽音樂時中頻人聲的層次感和音色都相當豐富而飽滿,而高頻和低頻時這兩項指標便會明顯下降。正是通過這項技術,在QuietComfort 45的聽音環節,高頻與低頻的還原度和細節均相當不錯,也是我談及新耳機音質升級的一個重要體驗。

QuietComfort 45採用了兩顆40mm的動圈單元,輔以特別的倒相孔結構來提升低音效果。從之前的試聽來看,量感和低音層次感均有不同提升,或許便是得益於這兩項配置。不僅如此,QuietComfort 35 II的雙麥克風設計升級爲了三顆麥克風的陳列,這使之在外部消噪效果和語音消噪能力上也有了顯著的提升。按道理來說,側面的麥克風口更靠近口部,集音效果會更好,但QuietComfort 45將集音孔放在了耳殼表面,但卻獲得了比前代耳機更好的降噪和室外通話效果,正是3麥克風陣列起到的作用。

消噪模式+通透模式,適應更多場景

與Bose 700的11級消噪不同,QuietComfort 45就設計了兩種消噪模式,其實主要也是方便商業方面用戶使用的便捷性。與Bose 700相比,QuietComfort 45由於沒有沒可調的消噪等級。所以並未將降噪深度並非設計得太深,其實也就是要避免聽覺上的“負壓感”。

這個負壓感我回頭可以另開一篇單獨聊,今天還是接着談QuietComfort 45上的兩種消噪模式,其中之一是主動消噪模式(Quiet),另一種是通透模式(Aware)。從降噪效果來看,QuietComfort 45比前代產品還是有相當進步的撥動耳殼上的開關,環境噪聲瞬間便變得微不可查了,響應非常快速;另外新增的這個通透模式其實是通過麥克風收集環境音,讓你在聽音樂同時感知環境音。

這項功能其實粉絲們一直向Bose反饋,由於消噪效果好,反而一些外在的環境音便聽不到了,特別是在戶外行走時,就可能會遇到危險。但這項功能並非是將環境音原封不動的直通耳道,其實也是通過處理再還原出來。我以極大音量播放了一段白噪聲,取戴耳機對比效果,在通透模式下,雖然噪聲仍在,但很多尖銳刺耳的頻段消失了,雖然依然是連續白噪聲,已經不再讓人不舒服。通透模式的原理其實也很簡單,便是通過濾波器削去極高頻段的波形,從而帶給聽者一個音量到頻段都較能接受的聲音。

Bose實現主動消噪功能的其實是兩個核心硬件,一個是Qualcomm高通QCC5127藍牙音頻SoC,一個是向ADI亞德諾半導體訂製的降噪IC。前者在SoC中集成了有源噪聲消除技術(其實也就是ANC),採用了四核處理器架構,內置雙核DSP音頻子系統,也包含了最新的TWS+技術——雙通道同步傳輸,無線延遲更低,語音通話和音樂流傳輸能耗也更低,目前一線品牌基本都採用了高通的這個方案;而後者則是實現數字混合降噪的基礎硬件,可實現更精細的可控性。

講完設計、佩戴感、音質和降噪方面的升級,剩下的內容就不多了。首先是續航時間的升級,QuietComfort 45通過一塊容量445mA的軟性電池,實現了24h的續航,比前代提升了4h。由於升級了Type C接口,耳機的快充效率更高,15分鐘即可播放3h(前代爲2.5h),而且2.5小時即可充滿。當然,要召喚更多功能,就需要打開Bose音樂App了,這裡就不再一一詳述。

EF點評:

除開模具沒有變化,QuietComfort 45其實也算是全面升級了。增加的通透模式,事實上解決了消噪耳機外出的問題,還是具備相當實用性的。從消噪角度,QuietComfort 45並未發揮Bose的全部實力,畢竟它和Bose 700的定位還是不同的,但從產品的整體體驗來看,它完全可以冠上新旗艦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