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盲區”大掃除 Sonos Move無線音響體驗

Sonos的首款配備電池並支持藍牙音響的型號來了——Sonos Move,是這家擁有18年曆史公司的里程碑產品。畢竟過去這麼多年來,Sonos的產品都是根植於家庭Wifi環境中,“Move”出的第一步,至關重要。

有了Sonos Move,不管是在臥室、廚房還是書房,乃至外出旅行,都能夠享受到一如既往的優秀音質。該產品的功能正如它的名稱“Move”一樣,正是即拿即走,隨處可帶的便攜式音響。與此同時,該音響還擁有Sonos一貫的優秀音質與便捷的使用體驗,要說有什麼讓人糾結的難題,那隻能是你願不願意掏3980元來置辦這麼一款Wifi/藍牙音響了。

一如既往的Sonos聲

Sonos Move高音量下的聲壓驚人,聆聽距離4米,60%的音量就已足夠洪亮,而且不論音量高低,Sonos Move都能夠保證聲音的質量,最高音量下也不存在失真。

兩個D類數字功放驅動一個高頻單元和一箇中低頻單元,動態範圍有足夠的保障,而且其聲音密度也足夠良好。和Sonos家的其他音響一樣,Move的聲音風格相對直白,低頻相當足量,響應夠快但下潛比較一般,依然還是偏流行的聲音。需要的時候,調大音量後的聲浪和氣勢不容小覷。

可經由觸點或Type-C接口充電

另外,Sonos Move在電池模式下的音質與連接電源時保持一致,藍牙鏈接手機和Wifi接入網絡這兩中情況下的音質同樣沒什麼區別,這一點可以放心。

這裡自然就要說明一下,在沒有Wifi的情況下,用戶還可以通過Move背後的條狀按鍵將其切換到藍牙模式下與手機直接配對使用,基本上算是戶外專屬操作。

當然了,直接藍牙接入的話,諸如語音控制(日後上線),AirPlay 2,Spotify Connect等需要Wifi連接的操作就無法執行。在藍牙連接時,任何手機上的音頻都會通過Sonos Move播放。

無視“版權大戰”的播放體驗

使用Sonos App播放音樂的體驗大概是最爲順暢的,Sonos目前在中國提供了包括本站雲音樂在內的15個在線音樂服務。當然,Spotify,Pandora等國外的流媒體應用服務也不是不行。

有了Sonos,你就可以在家中擺脫各個音樂提供商的“版權大戰”。Sonos App會在用戶接入的所有音樂平臺裡面進行檢索,最終同時顯示出多個結果,用戶可以自行選擇來源進行播放。與此同時,每一個Sonos App內也會體現出當然,有些需要付費的音樂服務是需要用戶在相應的平臺中自行完成繳費的。

全自動TurePlay調音是個好東西

熟悉Sonos的朋友們都知道該公司有個叫做Trueplay的“黑科技”,大致原理是通過麥克風來收集音響所處位置的聲學空間,以調整音響的EQ。在以往的Sonos設備上,你需要舉着發出蜂鳴的手機在房間裡走上幾圈來完成聲學空間測量,換一個 房間,就得重來一次。

頂部的麥克風陣列

Sonos Move則不然,它可以通過自帶的麥克風來實現全自動的調音。音響位置變更後,Move會根據播放聲音反射到其麥克風的效果來自行調整聲音,最終實現的效果是不管在什麼樣的房間中,從Sonos Move中播放出的聲音都能保持一致。

從個人的體驗來說,洗澡時在封閉且空間很小的衛生間中依然能夠享受到極佳的聲音,確實不錯。

室內便攜 隨身帶有點麻煩

外觀設計像是Sonos One的Sonos Move有着與Play:3相仿的機身體積,作爲一款便攜式音響,它的體積並不算小。在Sonos Move背後有着一個內扣的提手方便攜帶,不過即便如此,3kg的重量也確實夠勁;Move較大的體積也很難塞到隨身小包中,提着直接放到車後備箱中,大概纔是正確的選擇。

在家中的短距離移動則毫無壓力,提上就走,擺脫線材的體驗與過去的Sonos產品有着極大不同:再也不用隔着房間享用音質折損的聲音,想在哪裡聽,就把Sonos Move拿到哪裡。

Move的體積要比Sonos One更大,重量更重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其內置的電池。以兩個D類功放驅動一中低頻一高頻單元的電量消耗在有交流電的時候不成問題,但加持在內置電池上而且要保證續航,電池容量可小不了。Sonos Move能夠提供10個小時的續航時間,滿足全天娛樂顯然是毫無壓力,即便是徹夜暢玩續航不足,也能通過機身之上的Type-C口使用移動電源來進行充電。

Sonos Move的價格顯然要高於絕大多數便攜式藍牙音箱,不過其優秀的音質和本身自帶的擁有的Sonos音箱原本功能,都使得Move勝過其他同類產品。對於希望在不同環境下享受音樂,又無法全屋配置音箱的朋友們來說,Sonos Move所帶來的便攜性和自由度,會讓它成爲一款值回票價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