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節結合Life Style 玩音樂也玩氛圍

春浪音樂節創辦人沈光遠:「現在臺灣音樂節的新世代觀衆不需要大牌,需要的是氛圍好不好玩!」(林欣儀攝)

StreetVoice街聲臺灣總經理曾明賢「海總」率先預告今年將會有「StreetVoice Park Park Carnival」迴歸。(街聲提供)

Legacy Taipei總經理陳彥豪透露了今年將會在12月舉行「簡單生活節」,希望再次帶來更不一樣的音樂節給大家。(街聲提供)

近年音樂節從單純僅與音樂有關,變成與「Life Style生活方式」有所連結。就像今年終於正式迴歸臺灣的「春浪」,在本月就在臺中舉辦了一場結合音樂、露營、美學的「山線」音樂節,創辦人沈光遠說:「現在臺灣音樂節的新世代觀衆不需要大牌,需要的是氛圍好不好玩!」

舉辦過各種大大小小的音樂活動的Legacy Taipei總經理「阿舌」陳彥豪認爲,現在音樂節的流行,都是因爲過去所有音樂工作者的努力,讓大家接受度越來越高,不僅主流、偶像才流行,而是各種音樂都能發光發熱。他也發現,現在音樂節都會開始結合不同的主題,像二月舉行的「浮現祭」,就與臺中清水當地的旅遊觀光、美食作結合,像自2012年就舉行的「蚵寮漁村小搖滾」更充滿了本土海味,帶給聽衆一個更獨特的形象,「這樣不僅讓觀衆有出國看音樂節的感覺,也能吸引更多不一樣的人蔘與、感受音樂節的氛圍。」

沈光遠也提到,過去春浪在大陸舉行了最多的場次,因此今年回到臺灣就會發現,大陸的觀衆在乎的是演出陣容,但臺灣卻因爲近年獨立音樂正在擡頭,「在當下的文化在植根時,自然就會有更好的音樂產生,再在療愈的大自然下,以及在地的美食、文創美學結合起來,每個小細節都是要讓參與者感受到春浪獨有的療愈氛圍,這就是春浪與過去不一樣的地方。」,而他更透露預計6月將會再舉行離島場、秋天還會有海線音樂節,叫樂迷們好生期待。

音樂節頻率增加,也讓更多樂團竄出頭。做爲創作者與粉絲溝通的一大平臺StreetVoice街聲,人稱「海總」的臺灣總經理曾明賢就表示,近年有更多的人留意到獨立創作者的音樂,近3年來平臺上的用戶更是以每年約20萬的人次在增加,「現在不再像過去電視臺、唱片公司去行銷,就能把藝人帶到觀衆眼前,而是多了更多的平臺讓聽衆去尋找自己的喜好,因此獨立創作者也有更多的機會被看見。」

不過音樂節流行相對面臨的問題,正是「陣容」常會有重複的狀況,畢竟獨立創作者也是會有「主流」的,很多時候更是一週緊接一週都是同樣的陣容,阿舌就認爲未來進一步開拓音樂節的多樣化纔會帶來改變,像最近Legacy舉行了以龐克搖滾趴趴趴爲主題的「Punkers Three」就是最好的例子,也能在音樂節中加入突破性的變化,「像今明兩天舉行的『新能祭』,除了常見到的樂團或創作人以外,再加上羅百吉等不一樣的陣容,就能創造獨特性。」

海總也認爲現場表演的確有很多眉角要仔細處理,同時也要讓創作者有更多的方式去接觸更多的聽衆也是難題,因此街聲上就推出了「拍拍手」的贊助功能,同時也讓拍拍手的樂迷,在線下演唱會時有優先入場、合照等機會,而爲了創造出更多不一樣的可能性,他更預告今年將會有「StreetVoice Park Park Carnival」迴歸,將由樂團自行去組裝專屬的卡車,在車上做不一樣的表演。另外說到以Life Style著名的,當然還少不了已經有16年曆史的「簡單生活節」,阿舌與海總也透露今年將會在12月舉行,希望再次帶來更不一樣的音樂節給樂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