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拚亞洲製造中心

圖╱美聯社

新聞提要■從蘋果到波音等國際大企業近來紛紛提高印度的生產業務,有利該國實現成爲亞洲新制造中心的願景。

精句選粹■From Apple to Boeing, India is being put to the test as China manufacturing alternative.

美國企業與印度之間的製造和供應鏈合作伙伴關係,進一步深化。波音最近剛與印度航空簽訂一紙天價合約,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美國航太巨擘將爲印度最大的航空公司供應220架飛機,總金額高達340億美元,創民航史上最大筆採購合約。

這筆交易是波音有史以來第三高合約。事實上,其歐洲競爭對手也有吃到印度購機的大餅。印度航空這次總共買了470架飛機,除了向波音買190架737Max飛機、20架787和10架777X,還向空中巴士訂購250架客機。

與波音簽下天價合約

這紙合約不僅是這些公司的考驗,同時也是這個南亞經濟大國的挑戰。在西方企業尋求擺脫對中國的依賴之際,印度正竭盡全力吸引外國公司,以期成爲全球製造中心。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日前還特別出訪印度,俾以強化美國與印度的關係。

波音與印度航空的合約凸顯出包括蘋果、三星和諾基亞在內的全球大企業,正加速在印度設立製造據點。

這筆交易可能會強化波音擴大印度供應鏈和提高當地生產的計劃。波音亞太暨印度地區商用飛機市場行銷總監蘇特(Dave Schulte)表示,「做爲一家在印度當地已有70年曆史的公司,波音將繼續支持該國本土航太與國防的發展。」

他進一步指出,印度航空業的發展將爲當地委外、技術和維修服務創造更多的商機。

印度一直在積極宣傳成爲中國之外亞洲另一個製造中心。早在2014年,該國就啓動「印度製造」的宣傳計劃,目的是提升印度做爲全球製造中心的形象,並鼓勵跨國企業在印度生產。然而事實證明,將製造業提高到GDP的25%(該計劃的一個關鍵目標)難以實現。

而波音的蘇特提到的Atmanirbhar Bharat(印度自給自足)計劃則是在2020年由莫迪政府所推動。

新加坡國立大學國際貿易和投資經濟學家帕裡(Amitendu Palit)指出,「成爲全球製造中心是印度政府的既定政策目標,智慧手機和半導體等產業從中國撤出的全球趨勢,對於印度來說是良好的契機,顯然也是印度希望積極引進供應鏈的主要領域。」

蘋果、三星加速進駐

不過,印度想要成爲世界工廠的夢想還必須克服存在許久的諸多障礙,包括令人生畏的官僚作風、落後的基礎建設和錯綜複雜的繁文縟節。此外,缺乏熟練的勞動力和創新、生產質量低落以及不願採用快速發展的技術也都是阻礙成爲製造中心的路障。

波音國際公司總裁尼爾森(Brendan Nelson)最近在接受印度當地媒體採訪時指出,印度是波音供應鏈生態系的重要一環,該公司計劃大幅擴展在印度的足跡。

波音目前在印度共有5,000名員工,供應鏈合作廠商有300家。隨着其在印度的供應鏈不斷擴大,這些數字很可能會大幅成長,進而爲波音的國際供應鏈提供額外的奧援。

蘇特也表示,「這些供應商是我們全球供應鏈基地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生產波音一些最先進的產品和零件,從而銷往印度乃至全球各地。」

工業成長對於實現印度成爲全球製造中心的願望至關重要,而印度的潛力自然無庸置疑。國際貨幣基金(IMF)預估印度2023年國內生產毛額(GDP)可成長6.1%,遠高於中國的4.4%。

英國智庫經濟與商業研究中心(Centre for Economics and Business Research)報告指出,印度2035年的GDP規模將達10兆美元,超越德國與日本成爲世界第三大經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