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莫迪勝選 國會席次卻銳減

印度總理莫迪邁向第三任期,支持者四日在新德里的執政黨印度人民黨總部,慶祝當天開票結果。(法新社)

印度國會大選四日開票,總理莫迪的印度人民黨(BJP)領軍的國家民主聯盟(NDA)雖可望掌握過半數席次繼續執政,但隨着逾九成計票結果出爐,人民黨本身僅在二四○個選區領先,比起五年前大選獨得三○三席銳減,預計會是該黨執政後首次無法單獨過半,得仰賴友黨支持才能組閣。印度股市大受衝擊,孟買股市一度大跌百分之八點五。

印度下議院有五四三席,這次人民黨無法單獨跨過二七二席過半門檻。不過該黨與友黨共在至少約二九○個選區領先,足以形成國會多數。另一方面,在野黨斬獲超出預期,最大在野黨「國大黨」議席可望將近翻倍至近百席,該黨領導的在野聯盟「印度全國發展包容性聯盟」可望拿下超過二三○席。

先前民調預估人民黨將壓倒性大勝,莫迪更喊出執政聯盟要拿四百席,結果人民黨竟無法單獨過半,BBC稱此令該黨震驚。不過,莫迪四日仍在社羣媒體X發文慶祝勝利,表示人民「連續第三次」寄望於執政聯盟,「是印度歷史性壯舉」。

擁護印度教民族主義的人民黨二○一四年起執政後就維持單獨過半,路透指出,如今莫迪須仰賴盟友來維繫政權,可能使政府決策產生若干不確定性。

紐約時報指出,反對黨擔心莫迪若狂勝拿下第三任期,在野勢力恐怕會消失在印度政治版圖、深化印度一黨獨霸傾向,因此團結起來,集中選票奪回競爭激烈的選區。

此外,莫迪競選方式致力號召國內佔多數的印度教徒,令穆斯林社羣備感不安,擔心少數權益遭到漠視。反對派將莫迪描繪成億萬富翁的朋友,卻未能創造足夠就業機會,導致青年失業問題,也成功說服一些年輕人不再投給人民黨。

路透報導,初步開票出爐後,眼見人民黨選情不如預期,投資人擔心莫迪大力推動基礎建設等政策可能受到影響,孟買Nifty五十指數一度大跌百分之八點五,收盤下挫百分之五點九,是二○○四年以來大選開票當天最大跌幅。印度大亨阿達尼旗下企業集團的主要上市公司股價四日更一度下跌百分之廿五。阿達尼被視爲莫迪長期夥伴,兩人皆出身印度西部古茶拉底省。

印度大選從四月開始分階段投票,延續超過六週直至六月初落幕,號稱全球最大民主選舉。超過六點四億選民投票,投票率約百分之六十六點三,略低於上屆;選舉期間席捲北印度的熱浪被認爲是影響投票率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