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發展半導體雄心啓動 外媒:可能過不了中國這一關

印度總理莫迪對塔塔集團投資晶圓廠寄予高度的期待,但在初期的成熟製程晶片市場上可能過不了中國這一關。(圖/路透)

印度最大企業集團塔塔集團(Tata Group)耗資110億美元的半導體工廠上週破土動工時,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寄予高度的期待,希望此舉能帶領印度成爲此一行業的全球領先者。不過,外媒分析稱,莫迪的晶片夢想可能會被無情地打碎,因爲很難突破中國強大的半導體產能這一關。

《華爾街日報》報導,塔塔集團投資半導體業將與臺灣力積電合作生產28奈米以上的成熟製程晶片,這雖然會提高成功機率,但是中國因受制於美國的技術管制而全力發展成熟製程,其投資規模驚人,將會壓縮所有半導體業新手的獲利空間。

塔塔集團主席錢德拉塞卡蘭在該集團投資的印度首家晶圓廠奠基典禮上致辭,印度政府對這家晶圓廠寄予厚望。(圖/路透)

根據研究諮詢機構龍洲經訊(GaveKal Dragonomics)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新增晶片產能將超過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增量總和,每月將比2023年同期多產出100萬片晶圓,而且都是成熟製程。產業研究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預計,到2027年,中國在全球成熟製程晶片生產中所佔份額將從2023年的31%升至39%。

數據還顯示,目前成熟製程晶片全球市場供應已經充足,中國在此時積極擴張,使得全球成熟製程晶片廠的產能利用率從2020年的近100%降至目前的65-75%。但是中國政府可以用規模超過1500億美元的激勵措施幫助廠商吸收損失,印度則難以爲這樣一個資本密集型的新興產業提供如此多資金。

報導說,印度政府有其難處,目前其政府債務負擔已然沉重,並且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需求巨大,例如水電供應,也是半導體業至關重要的設施。雖然如此,塔塔集團的半導體廠還是獲得了政府數十億美元的資助,積極推進每月生產5萬片晶圓的計劃。

此外,晶圓廠的上游工業產能缺乏是印度面臨的另一道障礙,印度的化工和天然氣生產商已經生產許多半導體制造所需的化學品,但據總部位於華盛頓特區的資訊技術與創新基金會(ITIF)發佈的一份報告,印度缺乏將化學品純度提高到半導體級別的精煉能力,必須從國外採購,成本也會因而上漲。

報導分析稱,以保護主義對中國晶片徵收高額關稅可能是解決方案之一,但西方國家的經驗是要控制成熟製程晶片的貿易流動絕非易事,就算提高關稅能奏效,也會使印度中下游電子業因提高成本而處於嚴重劣勢。

印度電子與半導體協會(IESA)主席Ashok Chandak認爲,塔塔集團的成功將對吸引其他晶片製造商來印度至關重要。ITIF報告指出,印度有可能在未來5年內投產2到3家成熟製程晶片工廠,不過在遭遇中國競爭時可能會面臨難以跨越的困難,印度政府如果把資金過度投入半導體業而不是重要基礎設施,面臨的市場風險可能會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