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大選執政黨獲壓倒性多數 總理自行宣佈勝選

印度總理莫迪22日確認印度人民黨取得290席多數席次後,已自行宣佈勝選,展開第2期執政生涯。(路透社)

印度國會下院大選計票23日上午持續進行,但印度總理莫迪22日確認印度人民黨取得290席多數席次後,已自行宣佈勝選,準備開啓他第2個5年的執政生涯。而最大反對黨國大黨則拿到52席,與印度人民黨席次差距甚大。

截至上午8時,根據印度選舉委員會網站公佈的開票數據,印度人民黨(BJP)已確定拿下290席,並在13個選區得票領先,等於可望拿到303席,超過272席取得絕對多數。因此,即使票尚未開完,也可確定印度人民黨贏得壓倒性勝利,將繼續執政。

這也代表莫迪是印度第一位在執政5年後繼續連任的非國大黨籍總理;也是印度已故總理甘地夫人(Indira Gandhi)以外,唯一不需要盟友政黨席次,就能以絕對多數席執政的總理。

至於印度最大反對黨國大黨,截至上午8時拿下51席,其中包括在克勒拉省(Kerala)瓦亞納德縣(Wayanad)參選的國大黨主席拉胡爾.甘地(Rahul Gandhi)。國大黨總共可望拿到52席,雖成爲第二大黨,但仍與印度人民黨的席次有很大差距。

莫迪22日先推文說,印度再度贏得勝利,「我們將一起建立強大而包容的印度」。稍後他又說,印度人民黨的勝利,是民主的勝利。等於自行宣佈印度人民黨贏得大選。拉胡爾.甘地22日傍晚也在全印度國大黨委員會(全國總部)記者會上承認敗選,並向莫迪祝賀。他表示,印度人民決定莫迪續任總理,他完全尊重人民的判斷。

即使在世俗化等問題上受到批評,分析家認爲,出身貧困家庭的莫迪透過實施福利和改革,說服選民,印度在他的治理下將會改變;又不斷出訪增加印度國際能見度;致力改善投資環境、吸引外資,控制通貨膨脹及反腐,無論是否真的達成目標,都贏得選民認同。

不過,面對印度通膨有跡象重新迴歸,民間消費力大幅衰退,國營的影子銀行基礎設施租賃與金融服務公司(IL&FS)違約倒債導致金流緊縮,以及美國可能對印度加大貿易壓力,還有巴基斯坦持續不斷的恐怖威脅、中國大陸在南亞的持續擴張等,都將是莫迪連任後面臨的艱難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