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大選落幕 臺印度關係能否更上一層樓?

印度總理莫迪。中央社資料照

4月3日,花蓮近海發生芮氏規模7.2地震,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在社羣平臺X發文表達慰問,並稱印度與臺灣人民同在。

印度多名智庫專家及資深媒體人表示,這是首次有印度總理在社羣平臺發表有關臺灣的貼文。

時間回到3月中旬,莫迪主持半導體工廠奠基儀式,也公開提到「臺灣的領導人」正以視訊方式觀禮;他口中的「臺灣的領導人」包括外交部次長田中光、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副總談判代表楊珍妮,以及業界人士等。

印度北方邦(Uttar Pradesh)邦議會議員阿加渥(Amit Agarwal)告訴中央社,「莫迪總理跟臺灣很親近。」

阿加渥說:「臺灣是我們的朋友。中國會侵犯鄰國的領土,和中國相比,我們更喜歡臺灣。」

莫迪曾於1999年11月訪臺,當時他是印度人民黨(BJP)秘書長;莫迪2014年擔任總理之後,內閣成員也有多人在入閣前訪問過臺灣。

本屆國會下議院選舉,BJP以及聯盟政黨在543席中拿下超過290席,將展開連續第3任執政,莫迪預料也會連任總理。

但如果本屆大選是由在野聯盟取得多數席位,臺印度日漸升溫的關係恐將面臨變數,因爲在野聯盟的龍頭「國大黨」(Congress)曾於2008年8月與中國共產黨簽署交流合作備忘錄。

印度智庫「中國分析及策略中心」(CCAS)夏海娜(Namrata Hasija)說:「如果莫迪再次出任總理,我認爲臺印度關係會有更多的進展。我們看到莫迪總理多次談到臺灣,印度政府也罕見地頒發蓮花獎給臺灣人。」

印度內政部今年1月宣佈公民榮譽獎項「蓮花獎」(Padma Awards)的得獎人名單,鴻海董事長劉揚偉是8名得獎外籍人士之一。

雖然如此,基於印度謹慎的外交政策以及緊張的邊界情勢,夏海娜表示,短期內很難看到臺印度高層官員或國會議員互訪。

至於印度與中國的關係,夏海娜也不認爲會有大幅進展,因爲印度就是在莫迪政府的領導下與中國對抗。她補充,就算莫迪政府有意改善與中國的關係,只要邊界問題沒解決,也會遭到印度民衆強烈反對。

中國與印度於2020年6月發生流血邊界衝突,此後兩國關係跌入低谷。今年5月10日,中國駐印度大使一職出缺18個月之後,派遣外交部部長助理徐飛洪補實,5月31日與和另6國大使向印度總統慕爾穆(Draupadi Murmu)遞交國書。

印度金德爾全球大學(O.P. Jindal Global University)東北亞研究中心主任潘孟吉(Manoj Kumar Panigrahi)同樣相信,BJP政府將延續過去的政策,深化與臺灣的非官方關係,民衆將看到印方釋放更多友臺訊息及行動。

他說,「臺印度關係在政治層面或許仍有挑戰,但非政治關係必然會深化。」

潘孟吉預測,臺印度關係會朝正面方向發展,尤其是近年來有愈來愈多的臺灣公司來印度投資,對這些臺商來說,印度的執政黨沒變,投資環境也不會變。

印度近年來經濟發展快速,2022-23財政年度的經濟成長率達7.2%,全球曝光度去年因舉辦20國集團(G20)峰會而增加,國際地位也因地緣政治而提升,大環境相當有利。

BJP的競選政綱顯示,再度執政後將聚焦於年輕人、婦女、農民以及貧民等4大族羣,透過提升社會福利、良好治理、主辦奧運,以及加強實體與數位基礎建設,包括興建高速鐵路,讓印度能在2047年躋身已開發國家之林。

莫迪最近在電視訪問中也承諾,將致力於推動觀光、發展半導體,並打造世界製造中心。

然而,新政府也將面對諸多問題,包括經濟發展成果未能雨露均沾、通貨膨脹率與失業率居高不下、東北地區動亂、宗教仇恨造成的社會撕裂等。

印度上議院議員、伊斯蘭教徒克漢(Javed AliKhan)告訴中央社,印度過去10年的政績並不理想,這不僅是穆斯林的視角,對一般民衆來說,也是如此。

克漢指出,農民持續示威,要求政府保證農作物收購價格;年輕人走上街頭,要求就業機會;婦女和弱勢族羣在吶喊,要求消除歧視。

他說,「印度需要進一步的改變,而選舉結果將決定未來的風向。我們共同努力,讓改變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