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援引演化生物學 酷共生探討跨物種依存關係

莊志維〈直立優勢性〉反思人類對物種的選汰權。(北師美術館提供/李怡芸臺北傳真)

在美術館,體驗與萬物共生的練習。北師美術館《酷共生》展,邀集11組包括建築、生物工程、醫學等背景各異的藝術家,援引演化生物學與性別理論的概念,交織出數個充滿差異的共生提案。

根據生物學家琳恩.馬古利斯提出的「內共生理論」,人類細胞在彼此吞噬、克服差異後共同生存,最終演化爲所有生物的原始細胞。面對生態中多樣的跨物種關係,哲學家凱倫.巴芮德提出「酷兒展演性」概念,展覽「酷共生」便以此理論,探問人在生態系中,面對生命間的種種差異,如何與其他個體開展相互依存的共生練習。

劉玗的〈珍奇櫃〉根基於十七世紀植物學家奧爾格.艾伯赫.郎弗安斯的《安汶植物標本志》,進行再圖像化的繪製練習,試圖補捉某種人類詮釋世界的方式;張辰申的〈肉身計劃:偏差愛好者〉將與人類生理構成相近的家豬骨骸、外皮、頭部、心臟、血管組織等器官,標本式擺置於展櫃中,展現出東西方對人類身體觀的思考差異。

吳思嶔的〈山羌模仿術〉則展現出另種人與其他物種的關係:先是由原住民獵人演示,人類如何學習、模仿位居食物鏈底層的山羌于山林中移動、進食、躲藏等生存技巧,並邀動物溝通師解讀山羌的想法與行爲模式,探尋人與動物間行爲的轉譯。

吳思嶔的〈山羌模仿術〉則透過人類學習、模仿位居食物鏈底層的山羌于山林中移動、進食、躲藏等生存技巧,探尋人與動物間行爲的轉譯;顧廣毅則以白蟻生物學基礎,推測一個由生殖與性別決定階級的白蟻社會之演化進程,在未來可能成爲人類寄生的烏托邦想像。

莊志維的〈直立優勢性〉則是現地製作的全新作品,以具有高度經濟價值的臺灣原生種烏心石樹苗作爲媒材,依高度、彎曲程度、分枝多寡等外型條件的進行篩選排列,從美術館一樓大廳一路蜿蜒至二樓展場,並賦予觀衆「挑選」的權力,於展期間不定期置換衆人意志所揀選的樹苗,藉此反思人類之於物種選汰的掌控權力,同時詰問人類社會中「優秀」概念的建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