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智驅動,賽力斯汽車在新賽道下一盤大棋

撰文/ 牛一龍

編輯/ 牛跟尚

設計/ 琚 佳

AITO問界系列車型被圍得水泄不通,賽力斯魔方平臺、新一代多合一超級增程總成、9000T一體化壓鑄車身、高集成電驅七合一總成等核心技術成果吸引中外參觀者駐足打量。

這是爲期10天的北京車展賽力斯汽車展臺每天發生的景象。這種高人氣的場景說明中國智能電動汽車品牌在新時代的創新活力,同樣也是北京車展“新時代 新汽車”主題下,中國車企打造新質生產力的窗口和縮影。

AITO問界作爲賽力斯汽車與華爲深度跨界合作打造的高端智慧新能源汽車品牌,AITO問界M5、問界M7、問界M9系列車型,已獲得市場廣泛認可,銷量節節攀升。

根據4月產銷快報,賽力斯汽車銷量24878輛,同比增長742.47%;產量23427輛,同比增長1795.39%。這一增長率,令同儕望其項背。在今年價格戰持續白熱化競爭態勢下,賽力斯交出這樣的成績單,大超預期。

當一些企業把新質生產力當做流行詞彙掛在嘴邊時,位於東方底特律重慶的賽力斯汽車,已在生產經營方方面面踐行新質生產力,在電動化、智能化賽道先行佈局,找到提高生產效率、生產力和創造力的新途徑。

新質生產力的賽力斯樣本

2024年以來,新質生產力成爲最炙手可熱的熱詞之一,它是以創新驅動爲核心的生產力,被列爲2024年十大工作任務的首位。

在智能製造的推動下,賽力斯汽車正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助推中國“智造”汽車加速駛向世界。

北京車展開幕前夕,賽力斯汽車在其重慶總部舉行超級工廠媒體開放日。媒體嘉賓依次走進賽力斯汽車超級工廠,感受中國尖端智造和現代工業魅力。

賽力斯集團董事長張興海表示,發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是中國汽車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抓手,需要整車企業及供應鏈企業齊頭並進。而賽力斯汽車如何構築新質生產力,正如張興海在北京車展上所說:“八年臥薪嚐膽,三年跨界融合,三款智能電動車。八年前,賽力斯從美國硅谷起步,高起點進入高端智能電動汽車賽道;三年前,與華爲肩並肩跨界汽車業務全面合作;爲用戶帶來了三款智能電動汽車產品。”

賽力斯汽車總裁何利揚也表示,新質生產力是依靠科技創新、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生產力發展路徑要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的特徵。具體到汽車行業,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是一種創新的驅動和產業融合的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趨勢。

他們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作爲新質生產力的代表車企之一,賽力斯汽車致力於成爲領先的技術科技型企業,將“堅持創新驅動,堅持長期主義,堅持商業成功”作爲企業發展密碼。

從北京車展來看,賽力斯汽車自主創新打造的萬象多變、持續進化的超級智能平臺——賽力斯魔方平臺,具有“全景安全、多元動力、百變空間、智慧引領”的特點,爲用戶提供“好開、好用、超安全”的用車體驗。

從電動化來看,魔方平臺作爲目前行業唯一可以兼容超增、純電、超混三種動力形式的汽車平臺,通過多技術路線並行,帶給了用戶更加豐富的出行選擇。

從通用性看,魔方平臺覆蓋B-D級車型,並具備轎車、SUV、MPV車型的拓展能力,真正實現魔方百變。

從智能化看,魔方平臺採用中央計算架構,匹配雲端大數據應用平臺,具備超高算力,超高集成度,爲滿足用戶千人千面的極致場景化用車需求打下堅實基礎。這一平臺還率先實現100%SOA,可開放超1300個API接口,可接入5000種以上應用,還能實現無感升級,做到越用越好用。

像特斯拉一樣,最新建成投用的賽力斯汽車超級工廠,是全球領先的新能源汽車超級智慧工廠,擁有行業領先的智能終端應用和自動化率,在行業首創IOT 物聯網平臺,率先打造數字孿生工廠。

在超級工廠誕生的問界M9系列車型,是賽力斯汽車的高端、重慶的高端,更是全球的高端車型,它上市三個月累計大定破7萬,成爲50萬元以上檔位的新王者。

由此,人民日報、新華社、央視相繼點贊賽力斯汽車,對其在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上的領先地位給予高度評價,讚揚其利用先進技術革新傳統汽車產業、促進新能源汽車創新的活力。

賽力斯模式得到行業認可。在4月24日舉行的中國汽車營銷獎2024第十屆金軒獎盛典上,“撒貝寧賽力斯造車記”獲得金獎,同時獲獎的金獎案例還有《AITO問界新M7整合營銷》。

尋找第二增長曲線

當前,無論在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傳統的汽車賽道正在走向一個失速或下滑時期,應當抓緊培育新的可持續發展的新賽道。

而早在2015年中國燃油車市場黃金高峰時代,一直跟蹤研究汽車產業發展趨勢的張興海就意識要發展高端新能源電動車,尋找企業第二增長曲線。

“傳統車領域,我們比西方發達國家起步最起碼晚了100年,已經很難追趕他們的技術。我相信主航道是需要新能源汽車的。中國品牌、只有通過新能源汽車,纔有可能、追趕或甚至超越世界其他國際品牌的汽車。”

張興海預判準了市場的趨勢,他一口氣在重慶建設了三座智慧工廠,打造世界一流的新能源汽車公司。

以賽力斯汽車超級工廠爲例,它擁有行業最多的3000+機器人協同運作,實現總裝車間自動化率行業最高、焊接過程自動化率100%、噴塗自動化率100%;底盤、前後懸架、電池包等自動合裝,做到行業最高自動化率,滿產後下線一臺車最快僅需30秒。

當雷軍在曬小米汽車的一體化壓鑄系統時,殊不知,賽力斯汽車是中國首家使用全球領先的9000T一體化壓鑄技術的新能源車企,該工藝可使車身集成零件數降低95%,連接點數降低70%,扭轉剛度提升23%。

不僅有領先的智能製造實力,賽力斯汽車超級工廠還擁有嚴苛品控管理。可以凡爾賽的是,賽力斯汽車還高效融合汽車產業生態圈,實現關鍵重要部件集中生產,溝通0距離,賦能AITO問界高端智慧電動汽車的高質量高效率交付。

這背後是賽力斯汽車堅持技術創新,常年研發投入都超過營收10%。2023年,其研發投入44.38億元,佔營業收入12.38%。

得益於高額研發投入,在2023年發明專利公開量榜單中,賽力斯的公開專利量同比增長達到407.76%,增速排名自主整車企業第一。

賽力斯汽車與華爲的雙向奔赴

沉心靜氣耕耘,八年臥薪嚐膽,三年跨界融合,賽力斯汽車與華爲打造行業不一樣的具有開創意義的新合作模式。

2021年12月以來,賽力斯汽車與華爲肩並肩跨界汽車業務全面合作,AITO問界爲用戶帶來3款智能電動汽車產品,實現30萬用戶的客戶基盤。

其中,問界M5系列車型,開創智能駕駛市場新紀元;問界新M7系列車型,被市場譽爲三智天花板;問界M9系列車型,重新定義智電時代新豪華。有人說它是科技車,其實它是把機械、電子、科技,以及可以在應用和人機交互裡面的車控、車燈進行融合。

在高端智能電動汽車市場,AITO問界用戶智駕累計里程達1.35億公里。其中,智駕版車型銷量佔比超過50%,智能駕駛已成爲用戶選擇AITO問界產品的最重要原因之一,處於行業領先水平。

賽力斯與華爲的合作,實現車企合作里程碑,成就了獨特的賽力斯模式。

因爲,打造新質生產力要堅持開放化。賽力斯汽車跟華爲跨界合作,發揮各自的長板,共同探索,不僅打造一個新豪華品牌AITO問界,還在生產質量、工藝、服務體系的全面提升,既有新質生產力的產品,也有新質生產力的服務體系。

“發展新質生產力,就是順應用戶需求,技術迭代,能夠繼續跨界合作、融合、繼承,作爲整車體系充分構建產業鏈、供應鏈體系,尤其在高端車讓形成整車大腦,形成新豪華品牌。”何利揚說。

首先,智能電動車電力方面,賽力斯開創可油可電的增程模式,解決里程焦慮,至少在中大型SUV這個市場上實現了里程無焦慮。

早在2016年,賽力斯汽車就率先投入到增程技術的研究與佈局中,是這一領域的開拓者與領導者。通過8年持技術創新,實現增程系統的五次迭代。

目前,賽力斯汽車增程5.0系統的熱效率達到45%,油電轉換效率達到3.65kWh/L,相當於1L油可發電3.65度。2024年第一季度,賽力斯汽車增程器搭載量穩居行業第一,並與12家行業夥伴達成合作。

第二,在智能化方面形成量產打造,讓用戶享受最新科技成果,尤其是智能駕駛應用是從M7開始形成。智能駕駛新時代加速到來。

第三,跟華爲合作開創從傳統車企向未來轉型的新合作模式。

發展新質生產力中,傳統車企跟科技企業如何組合、怎麼分工、怎麼協同,關鍵取決於企業有沒有共同的願景,怎麼看未來。

而賽力斯和華爲緊密合作,提供一個可參考的樣本。

賽力斯模式的啓發是,發揮各自長板,形成整車加智能化,形成聯合設計、聯合營銷,又由整車企業全面把控整車的質量、生產、製造、渠道。這種方式開創了車企和科技企業、互聯網企業跨界合作先河,不僅實現華爲與賽力斯的共同發展,還成爲拓展朋友圈的一個範本。

當下,中國智能電動汽車展現強勁的新動能,以新質生產力壯大發展新優勢的賽力斯模式,正成爲中國汽車轉型邁向全球智能電動汽車品牌,屹立世界汽車品牌之林的新氣象、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