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漲潮面積就更小」諾魯與我斷交 他爆早示警外交部:沒錢時就會跑了

諾魯今宣佈與我國斷交圖爲該國前總統昆洛斯去年訪問期間與總統蔡英文之合影。(中時資料照)(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太平洋島國諾魯(Nauru)。(Shutterstock)

南太平洋島國諾魯今(15)日宣佈與我國斷交,我外交部隨後也證實路,此爲蔡政府上任後第10個與我斷交之邦交國,外界認爲這也是大陸對賴清德當選總統的「第一槍」。如今我國邦交國只剩下12國,多年前曾赴當地做公益的民間團體人士嘆,早就警告過外交部,這國家有錢時會講義氣,但沒錢時中共一拉就會跑了。

根據《路透社》報導,諾魯政府今宣佈與我國斷交,不再視臺灣爲國家,我外交部隨後也證實並開記者會說明。而在諾魯斷交後,我國只剩下12個邦交國,分別爲:馬紹爾羣島、帛琉、吐瓦魯、史瓦帝尼、教廷、貝里斯、瓜地馬拉、海地、巴拉圭、聖克里斯多福與尼維斯、聖露西亞和聖文森國。

事實上諾魯與我國建交與斷交數次,《中國時報》先前曾報導,諾魯1980年5月4日曾與我國建交,但2002年7月21日改與大陸建交,2005年5月14日又與我國復交。而諾魯前總統昆洛斯去年10月還來臺參加我國慶活動,感謝我國政府在基礎建設、教育、農業等各領域給予的協助,強調「臺灣是諾魯堅定的夥伴」,沒想到他返國後即遭國會趕下臺。當時就顯示臺諾邦交有變數,外界也質疑我外交情報失靈。

該報導也引述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教授黃介正意見指,當前政府外交偏重於無邦交的美、日等國,對於邦交國確實有較疏忽的情況;認爲政府在鞏固邦交國及印太周邊國家,必須要有新的思維和方向,而不是一昧用新南向等流於口號的作法。黃介正當時也說,不只諾魯,所有邦交國都存在風險,也因此,美國已加強與南太國家的外交,所以,政府外交政策不能只偏重於非邦交強國訪團頻繁來臺,應努力維持與東南亞及印太國家的外交「再平衡」。

而據多年前曾赴當地瞭解邦交國醫療等相關問題的民間團體人士15日透露,諾魯土地面積很小(僅21.2平方公里),海水一漲潮就變更小了;人口當時才約6千多人(目前1萬多人)。他說,以前曾因「鳥屎」很多,可製成「磷肥」, 國家還蠻有錢的,甚至多數國人都會出國觀光,也會對臺灣講義氣,但他當時就曾跟外交部說,這國家一旦沒錢,中共一拉就會過去了,如今果然如此。他也說,諾魯與澳洲友好;但後來經評估後他未再去諾魯進行相關協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