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延宕多年 竹東客家文化大禾埕斥資5億5千多萬元今動土

「竹東客家文化大禾埕」工程今天上午舉辦開工動土典禮,預定明年7月完工,將成爲全國首座以客家音樂文化爲主題大型展演空間。記者吳傑沐/攝影

新竹縣政府籌備多時的「竹東客家文化大禾埕」計劃,位在竹東轉運站旁,歷經多年解決土地取得問題後,獲客委會覈定5億5千多萬元,今天上午舉辦開工動土典禮,工程預定明年7月完工,將成爲全國首座以客家音樂文化爲主題大型展演空間。

上午開工動土典禮,由客委會主委楊長鎮及縣長楊文科共同主持,立委林思銘、立委徐欣瑩、竹東鎮長郭遠彰與多位縣議員、竹東鎮民代表、里長等民代一同動鏟,祝禱工程順利完成。

縣府交旅處長陳盈州指出,興建工程以統包方式辦理,設計爲地上4層建築,以環形鋼結構、挑高棚架,形塑客家意象,搭配綠地廣場及植栽牆建構綠色量體,串連臺泥綠園道。整體空間配置使用上,1樓規畫大型展演、假日市集、演藝劇場;2樓爲地方創生小舖、委外商店、市集廣場;3樓爲藝文展覽、研習討論、創客工作室;而4樓則是青創音樂練團、錄音室、傳統客家音樂、多媒體體驗區。

楊長鎮表示,該計劃延宕多年,主要是土地取得問題,最後一家佔用戶,也是透過司法途徑才得以圓滿解決,期待這座以客家音樂文化爲主題的大型展演空間,能發揚客家傳統,也能創新並帶動客家莊的觀光產業。

楊文科則表示,從客家音樂村到客家文化大禾埕,期間歷經民衆陳情、土地佔用等困難,經縣府團隊努力不懈下,終獲客家委員會「客莊創生環境營造計劃」覈定補助經費興建「竹東客家文化大禾埕」。

完工後將可提供各年齡民衆旅遊、市集、展演創作、多元學習的共享空間,並扣接浪漫臺3線的政策推動,串連客家特色旅遊景點的旅遊軸帶,吸引國內外遊客,提升觀光效益,也帶給在地居民更安全、舒適、友善的環境。

竹東客家文化大禾埕興建工程以統包方式辦理,設計爲地上4層建築,以環形鋼結構、挑高棚架,形塑客家意象。圖/新竹縣政府提供

客委會主委楊長鎮表示,「竹東客家文化大禾埕」計劃將能發揚客家傳統,也能創新並帶動客家莊的觀光產業。記者吳傑沐/攝影

楊文科表示,竹東客家文化大禾埕完工後,將可提供各年齡民衆旅遊、市集、展演創作、多元學習的共享空間,串連臺3線客家特色旅遊景點的旅遊軸帶。記者吳傑沐/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