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收藏家姚謙/鯰魚:一件親切、平等觀望生命的作品

素人藝術是藝術裡面比例偏少數的非主流派,但是它是一種在藝術表現上可以容易辨識與定義的一種系統;之所以稱爲素人,明確表達繪畫者未經過系統的訓練或教育,而是由作者成長經歷與本能形成的繪畫方法和描述內容。

韓勇畫了一隻黑狗併爲定名:鮎魚。圖╱姚謙提供

然而,許多成功的藝術家們在技術登峰造極之際,常常往素人藝術家的領域去探索自己的新可能,更接近內在的探索,是一種反璞歸真的重塑、解構再建立的過程。例如畢卡索到晚期的繪畫就是越來越簡潔,直接本能的描述方法,把技術降到最低。

特別是他在晚年得子之後,觀摩模擬着幼子的繪畫方式,這種以樸素技巧,加上不被世界干擾的眼光去繪畫,往往所成更近雋永的氣息;那個時期畢卡索有一些小巧而樸素的畫、非常驚人。只可惜人要回到樸素心態是需要很強的自省堅持,一不小心仍會掉入故作姿態的炫耀,所以晚期的畢卡索創作,仍然有許多忍不住姿態的大繪畫,畫中把自己比喻國王、勇士、英雄等等的選題,樸素並不是容易的事;這些大繪畫仍能以個人品牌成大商品,而流入一些慕名而不在意內核的土豪手中。

藝術家原是人,作品自然有高有低、有好有壞,但是素人藝術家畫出來的東西往往卻呈出很現穩定的作品品質,這是很迷人且值得琢磨的事。在我收藏的作品裡面,素人藝術家作品是一件我很珍愛的洪通作品,而近期又收的一件由藝術家韓勇所繪的作品。

韓勇並非素人,他如同畢卡索有着很好的美術教育,因爲性格所趨,從中央美院畢業之後,選擇了隱入郊野與文化教育不高的農民住生活,度過他所向往的人生,一直到今日也二十多年了。他以這羣村民相融互相感染的度過每一天,也反應在他由心而發的樸素繪畫;而村民也因爲受了這位來自高等美術大學的新居民影響,紛紛藉由繪畫來表達所思,於是整個村莊處處充滿了繪畫。

村民閒暇之餘在自家牆上、在屋外牆壁畫畫,這些繪畫並非西方帶着憤怒與挑釁的塗鴉,跟很多素人藝術家一樣,畫畫就是一種自然地對生活與信仰的表達;在村外小路上的石頭或者石堆與廢棄的圍牆上,畫滿了居民依情境、依心情和他們內心的盼望。

韓勇是個朝鮮族、也是虔誠基督徒,在他的繪畫裡面把當下的人與世界,以及在宗教信仰中得到的真善美之努力,都以最樸素的方法畫出來了。而我收藏了他一件作品,是他收養的受傷、被丟棄或殘疾的流浪動物中,一隻慵懶的黑犬,牠閒晃、行走搖擺姿態,俯瞰如同一條扭來扭去的鮎魚。於是藝術家畫了這隻狗併爲定名:鮎魚。

這是一件親切、平等觀望生命的作品,看似簡單、甚至看不到任何厲害的線條,卻生動地吸引了所有觀畫者;這作品不禁讓我想起臺灣一位我特別喜歡的藝術家蘇旺伸。當你願意平等地對待世界上任何生物,沒有種族、階級甚至物種的偏見,生命本是平等之時;樸素的藝術作品永遠是最耐閱讀而且最能持續地散發光亮。

韓勇畫作的主角:一隻黑狗。圖/姚謙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