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疫情很難在4個月內平息

全民快篩陽視同確診新制26日實施,各大醫院防疫急門診將轉型,以看診、開藥爲主。圖爲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一位民衆在領藥處前雙手合十祈求平安。(陳俊吉攝)

本土疫情多日停留在單日8萬多人確診,持續處於高原期,到底何時能過高峰而恢復正常生活?臺大感染科醫師李秉穎直言,「9月恐怕是最樂觀估計」,從近幾天呈平穩的流行曲線來看,顯示錶示民衆的防疫警覺性增加,疫情緩升但未來也會緩降,很難在4個月內完全平息。

基隆市昨日傳出某精神醫療院所爆發羣聚感染,5月1日一名護理師確診後,陸續傳出案例,院內35位工作人員、165位住民,目前已過半人員確診,累計108人染疫,包括17名工作人員、91名住民。基隆市衛生局表示,目前採就地安置,除分艙分流,劃分紅、黃、綠區監控,另要求工作人員、住民不要跨區活動,但該醫療院所住民有時較難掌控,目前主要以健康監測爲主。

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小組(ACIP)召集人、臺大感染科醫師李秉穎表示,疫情連續多日都是在8、9萬例上下,疫情曲線維持在高原,是否已經進入高峰,還無法下定論,本週仍需觀察。

李秉穎表示,從目前疫情流行曲線趨緩且緩步上升來看,未來也會緩步下降,9月恢復正常生活是「最樂觀估計」,以日韓爲例,也是緩升、緩降超過4個月才漸平息。

李秉穎預估,7月底高峰過後,全臺羣體免疫頂多會有30%~40%的人得到感染,只要羣體免疫達一定程度,應能適度開放,想要完全自由活動,恐怕沒那麼快。

全臺確診數未見趨緩,但北部有下降趨勢,中南部則開始上升。臺北市長柯文哲26日分析,雖然臺灣是同島一命,但每個地方仍有差異性,在看整個臺灣疫情時,沒辦法用任何一個地方代表全貌。要區分成北北基桃宜、臺中高雄、臺南3組,而其他交通流量低的縣市更後面才上升。

柯文哲說,雙北地區要合在一起觀察,首都生活圈每日確診人數加起來,這周比上週低一點,洪峰不像其他國家是一個很高的數值上去,高原期會維持一陣子,比較能放心的是在這狀態下,北市醫療量能還可應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