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疏濬」靠疫苗 楊志良:就算年底有 疫情也不一定受控

廣播節目「POP撞新聞」今邀請前衛生署楊志良接受專訪。(圖取自Pop radio)

部立桃園醫院累計15人確診,波及社區的安全。前衛生署長楊志良表示,疫情再怎麼堵,一不小心也可能破功。洪水來了不能只有蓋提防,要疏濬,讓水流出去,最需要的是趕快有疫苗,但他也坦言,就算年底有疫苗,疫情也不一定能控制住,以色列經驗告訴我們打了疫苗後,抗體維持的時間不一定長,未來疫苗開打多久後要追加也還是未知數。

廣播節目「POP撞新聞」今邀請楊志良接受專訪。楊志良將疫情比作洪水錶示,如果面對疫情一直靠圍堵,再怎麼圍堵,一個不小心就可能破功,就像當初SARS期間的和平醫院工友清潔工都可能產生破口

楊志良表示,當洪水來了,不能只有蓋提防,否則一直繃着,對國內會造成很大的影響,應該要設法讓水流出去,疏濬一定要有。這時候的疏濬,需要的就是趕快有疫苗,不管是用晶片還是用別的方式都可以。

近期經濟部長王美花面對「晶片換疫苗」的說法時,表示這是不同的兩個議題,但楊志良持不同看法。他認爲,國際上都是利益取向,都是做生意,一個國家是一個團隊,這時候行政院長蘇貞昌應該出來講講話

先前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曾表示有2000萬劑疫苗入袋,分別是COVAX平臺476萬劑、AZ疫苗1000萬劑,以及另一家洽談中的500萬劑。然而,楊志良認爲,即便今年底我們已經取得疫苗,疫情也不一定能受到控制,接下來開打後多久要追加,也還是未知數。

楊志良表示,以色列接種疫苗的經驗顯示,新冠病毒太狡猾,打完疫苗後抗原性不足,產生的抗體可能維持不久,這是比H1N1更糟糕的事,我們可能要和病毒共存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