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時代消費者轉向數位商務 凸顯支付安全

隨着疫情期間消費者行爲的轉變,Visa在首次全面虛擬舉辦的Visa亞太區安全高峰會強調,在不斷變化商務環境中需要穩定可靠的支付體驗

Visa觀察消費者在疫情下幾項重要的行爲變化,包含感應式支付成爲健康和安全的重要考量,隨時需求並即刻下訂的電子商務體驗提升了消費者對遞送速度品質的期待,不僅購買行爲在電子商務與實體店家之間沒有界線,也導致詐欺案例傳統商務轉移到了數位商務,Visa呼籲產業需採取積極措施解決。

Visa亞太區風險長Joe Cunningham表示,疫情極大地加速了消費者行爲、商務和數位支付的變化。相信這些模式正成爲常態,許多首次使用數位支付的消費者根據對賣家信任度來決定購物,因此隨着數位商務成爲主流,支付安全是建立信任的基本要素商戶必須滿足消費者對安全、方便和快捷的支付體驗的期望。

其中,疫情帶來的商務趨勢代表消費者購物和交易的新方式

首先是「感應式支付」,健康和安全成爲消費者的優先考量,必須更重視感應支付以及相關的基礎設施。在臺灣,超過七成面對面Visa交易均爲感應式支付交易。Visa預估感應式支付將取代現金,成爲企業和消費者的首選支付方式。

其次是「隨時下訂的電子商務有所需求及體驗」,消費者希望隨時隨地都能獲得想要的產品服務。這將需要更快捷、更順暢、更方便的購買和支付體驗。

最後是「電商與實體購物之間的界限變得模糊」,Visa數據顯示,不包括旅遊在內,全球電子商務支付量在上一季度同比增長逾20%,而印度新加坡的電子商務支付量在過去三個季度平均增長至少30%。這種轉變可能會持續下去,因爲即使消費者開始迴歸實體店購物,電子商務增長仍舊強勁。

針對詐欺風險,Visa推出瞭解決方案,在支付安全和消費者便利之間取得了平衡。Visa Secure採用EMV 3D Secure協議的最新標準,多增加了一道詐欺防禦,使金融機構和賣家能夠確認交易是真實的。

此外,Visa代碼化服務(VTS)將敏感的支付數據,如卡號帳戶詳細信息,轉換爲隨機代碼,即使數據外泄也無法用於詐欺犯罪

美國數據顯示,與消費者輸入卡號詳細信息支付的交易相比,代碼化使詐欺行爲平均減少26%。Visa在5年多的時間內在全球發行了14億個代碼,但在最近的10個月內數量衝破了20億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