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當前減少接觸 廟宇數位化隔空祭改

義守大學數位多媒體設計學系老師張富茗(右)與財團法人蕭珍記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蕭永忠志趣相同投入地方文化再造。(林雅惠攝)

正值新冠肺炎疫情發燒之際,屏東崇蘭昌黎殿暫停傳統的近身祭改儀式,但爲滿足信衆祈福安心需求,廟方將文化儀式過程科技化,邀請義守大學數位多媒體設計學系老師張富茗,設計互動式投影虛擬改運儀式,提供信衆參拜祈福新選擇。

義大數媒系老師張富茗來自屏東,專長爲動漫視覺創作,他與財團法人蕭珍記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蕭永忠共同爲昌黎殿研發互動式投影,取代傳統的祭改儀式,運用符號學概念,設計包括象徵避邪的「符咒」、代表道教的「太極」及書法家葉泉力書寫的「心想事成」等字樣,投影在牆面上,再融入鑽轎腳的儀式精隨,讓信衆在保持社交距離下,藉由數位科技加持,也能感到平安祝福。

義守大學指出,張富茗致力於推動傳統藝術科技化與數位化,目前在數媒系教授3D動畫分鏡與運鏡及媒體設計企畫等課程,他曾多次運用AI概念,將傳統藝術轉化成科技語言與符號呈現。

2019年跨界藝術節,張富茗應邀參與服裝設計師吳亮儀「新東方超時創美學」的創作展出,藉由數位影像再現東方神話故事,取材呂洞賓、媽祖等身上的服飾紋路,重新加以描繪藝術化,賦予動畫特效,創造有別以往服裝秀的吸睛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