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公司終止上市輔導!北交所輔導指引突出扶優限劣導向

3月15日以來,新三板公司終止上市輔導明顯增多,4月份就有16家公司宣佈終止輔導,其中普遍爲意向北交所上市。值得一提的是,多家公司接受上市輔導已經超過一年。

與此同時,部分新三板公司則宣佈開啓北交所上市輔導,多數公司2023年盈利規模逾5000萬元。證監會近日發佈相關監管指引,規範新三板掛牌公司在北交所上市的輔導監管,據介紹,符合相關情況的公司輔導期可少於三個月。

一批公司終止IPO輔導

3月15日以來,19家新三板公司宣佈終止IPO上市輔導,其中4月份合計16家公司,普遍原計劃奔赴北交所上市。

古纖道近日宣佈,因公司戰略發展調整,經雙方友好協商達成一致,輔導機構財通證券終止對公司北交所上市的相關輔導工作。雙方於4月18日簽署了終止上市輔導的協議,財通證券於4月18日向浙江證監局報送了終止輔導備案的申請材料,浙江證監局於4月19日確認公司終止輔導。

此前,古纖道於2022年1月24日向浙江證監局報送北交所上市的輔導備案材料,輔導備案日爲2022年1月25日。至今終止上市輔導,歷時超過了兩年。

古纖道提示稱,公司2022年度、2023年度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以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後孰低者爲依據)分別爲-205.81萬元、2091.43萬元,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分別爲-0.77%、8.67%,尚不符合《上市規則》第2.1.3條規定的在北交所上市的財務條件。

北方創信則宣佈終止不到半年的北交所上市輔導,對於其中緣由公司同樣表示主要因公司戰略發展調整。輔導機構國融證券向山東證監局報送了終止輔導備案的申請材料,山東證監局於4月22日確認公司終止輔導。

在終止北交所上市輔導前,北方創信已經決定從新三板摘牌,在終止上市輔導後,公司自4月30日起終止新三板掛牌。值得注意的是,北方創信於2023年3月1日掛牌新三板基礎層,掛牌時間僅一年多。

北方創信掛牌新三板意在衝刺北交所上市,不過在2023年11月啓動上市輔導時,北方創信尚不符合北交所上市的盈利條件,公司2022年淨利潤爲941萬元。2023年半年報顯示,公司去年上半年實現營收5035萬元,淨利潤304萬元,扣非後淨利潤同比增長135%至251萬元,盈利規模較小。

此外,倍施特、安達農森、美蘭股份、營財安保、瓊派瑞特、知魚智聯等公司均宣佈終止北交所上市輔導,其中倍施特、美蘭股份、安達農森等公司接受北交所上市輔導已經超過一年。倍施特2023年淨利潤轉爲虧損;美蘭股份的2023年年報顯示,公司去年業績同比大幅下滑,淨利潤同比減少82%至540萬元,扣非後淨利潤同比轉爲虧損,2022年爲盈利2823萬元。

計劃創業板IPO上市的良淋科技,在披露2023年年報的同時也宣佈終止上市輔導,公司接受上市輔導已經超過三年。良淋科技公佈的2023年年報顯示,公司去年業績同比大幅下降,淨利潤同比轉爲虧損,2022年淨利潤爲781萬元。

市場人士認爲,3月15日證監會發布《關於嚴把發行上市准入關從源頭上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試行)》等四項政策文件以來,A股IPO審覈趨嚴,業績大幅下滑、盈利不達標的企業“撤單”數量增加。

這些公司開啓北交所上市輔導

儘管IPO上市壓力大增,仍阻擋不了一些公司的熱情,多家新三板公司近日宣佈啓動北交所IPO,從業績來看,多數企業去年盈利規模超5000萬元。

4月23日掛牌新三板基礎層的英氏控股,掛牌意在北交所上市,公司已火速切換IPO“賽道”。此前,英氏控股已於2023年6月21日完成了上交所主板上市輔導工作的驗收,有效期至2024年6月21日。

公司表示,根據自身經營情況、業務特點以及未來發展規劃,於2024年4月23日將上市輔導備案板塊由上交所主板變更爲北交所,輔導備案證監局仍爲湖南證監局,輔導機構仍爲西部證券。根據《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輔導監管規定》第三十五條,輔導對象在驗收工作完成函有效期內或提交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申請後變更擬上市板塊的,輔導機構在對輔導對象進行差異化輔導後,應當重新提交輔導驗收材料,履行輔導驗收程序。

英氏控股盈利規模亮眼,公司稱達到北交所上市的財務條件:公司2021年度、2022年度淨利潤分別爲6818.84萬元、11421.31萬元,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分別爲25.23%、23.14%。公司日前披露的2023年年報顯示,去年業績同比實現較大幅度的增長,尤其是盈利大增逾八成至22036億元,扣非後淨利潤也超過了2.1億元。

康晉電氣在公佈2023年年報的同時宣佈“改道”北交所,公司表示,經綜合考慮公司發展戰略、當前資本市場環境和政策等諸多因素,經過認真研究和審慎思考,公司擬將上市輔導備案申報板塊由深交所創業板變更爲北交所。康晉電氣的年報顯示,公司去年業績同比實現增長,淨利潤超過5500萬元,扣非後淨利潤爲5255萬元,同比增長13%。

蓬萊海洋也在公佈2023年年報後宣佈啓動北交所IPO,公司於4月29日通過輔導機構中泰證券向山東證監局提交了北交所上市輔導備案申請材料。公司自稱符合北交所上市的相關財務條件:公司2022年度、2023年度經審計的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爲1084.98萬元和2898.42萬元,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分別爲17.01%、31.22%。

北交所輔導監管進一步優化

五一假期前一天,證監會發布新三板掛牌公司申請在北交所發行上市輔導監管指引,進一步優化北交所輔導監管工作,從源頭提高北交所上市公司質量。

近日證監會制定發佈《監管規則適用指引——北京證券交易所類第1號:全國股轉系統掛牌公司申請在北京證券交易所發行上市輔導監管指引》(簡稱《北交所輔導指引》),首次以監管規則適用指引形式,對新三板掛牌公司通過“層層遞進”路徑在北交所上市的輔導監管進行系統規範。

《北交所輔導指引》突出“三個強化”。一是強化輔導監管與持續監管聯動。發揮新三板、北交所層層遞進的全鏈條監管優勢,建立掛牌審覈、日常監管、輔導監管、上市審覈各節點間的監管信息共享機制,明確全國股轉系統與證監局應當建立溝通對接機制,並細化了兩者之間的監管信息通報要求。同時,明確證監局輔導監管報告的內容要求,強調北交所應當在審覈中關注輔導監管報告內容,做好輔導環節與審覈註冊環節的銜接。

二是強化中介機構“看門人”責任。三是強化“關鍵少數”誠信合規。證監局重點關注“關鍵少數”口碑聲譽情況,並在輔導監管報告中體現。此外,增強對“關鍵少數”合規知識考察的針對性,進一步細化證券市場知識測試的具體安排,明確證券市場知識測試與北交所直接相關內容不低於百分之二十。

同時,按照公平合理、成本相適的原則,《北交所輔導指引》還通過“三個結合”對北交所輔導監管工作做了“三個優化”。

首先,突出扶優限劣導向,將輔導監管與公司表現相結合,優化輔導期安排。根據《北交所輔導指引》,截至提交輔導驗收材料時在新三板連續掛牌滿十二個月(含摘牌前已連續掛滿十二個月的重新掛牌公司)且報告期內公司及其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持股百分之五以上的股東和實際控制人(或其法定代表人)未受紀律處分、未被中國證監會採取監管措施或者行政處罰的公司,輔導期可少於三個月。

此外,平衡監管強度和成本,將輔導監管與現場檢查相結合,優化輔導監管方式。《北交所輔導指引》明確,掛牌公司在過去二十四個月內接受過現場檢查的,輔導監管過程中原則上可不進駐現場,前期現場檢查過程中獲取的材料可以在輔導監管報告中引用。另外,提升監管流程便利度,將輔導監管與優化服務相結合,優化證券市場知識測試流程。爲便利擬上市公司相關人員參加證券市場知識測試,《北交所輔導指引》提出,證監局可以根據掛牌公司實際需求,定期或不定期組織相關人員集中參加證券市場知識測試,並明確了可豁免參加測試的情形。

責編:鍾恬

校對:蘇煥文

北證資訊

最具價值的原創新三板微信號

微信號:zqsb_bzz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