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新增3000萬Z世代用戶,閒魚低價紅利爆發

實木地板的價格下限是多少?每平方米一千?五百?三百?

網友“呂公子啊”的答案是80元。2022年,她在閒魚上找到經過處理的二手實木地板,自己動手安裝,125平方米的房子只花了一萬元,家裡有孩子也不用擔心甲醛污染。

這篇筆記收穫了四千多個點贊和近四千個收藏。評論區有網友表示:“長見識了,地板還有二手的?”

想到能在閒魚購買二手地板的不止“呂公子啊”一人,網上可以找到不少攻略。這些地板大多是從精裝房或老房子拆出來的,價格只有新地板的四分之一左右,有些賣家還提供安裝服務。

萬物皆可“撿漏”,是這些年輕人共同追捧的省錢新潮流。

在“斷舍離”成爲風潮、社會對二手閒置接受度上升的當下,“撿漏”成爲新的消費熱詞,閒魚也成了撿漏消費的優選平臺。

過去一年間,近3000萬95後新用戶涌入閒魚。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在閒魚上挑選閒置、興趣商品、卡券,並衍生出自發拼單、以租代買、以物易物等更多玩法。

在小紅書上,閒魚撿漏攻略儼然成爲新的流量密碼。博主們分享的“撿漏”戰績中,原價149元的電腦桌,在閒魚一搜只要40元;原價1300元的品牌羽絨服,只穿過幾次,就降至700元以下;幫考研考公的學長們成功上岸的複習資料,只要39元,一折出手;大量半新的美容儀、包袋直接打到五折。

據觀察,閒魚的低價商品頗具平臺特色,既不是靠壓低各項成本獲得的低質低價,也不是直通工廠帶來的標品低價,而是依託特色供給、獨特交易模式所實現的價格力。

在“特色低價”的拉動之下,閒魚有了新的增長動力。

今年以來,閒魚DAU(日活躍用戶數)連續兩季度增長,成爲新中產最喜愛的移動購物APP。根據QuestMobile數據,2023年9月閒魚的月均日活躍用戶達到3668萬,同比增長18.6%。

而據閒魚官方披露,今年11月,閒魚APP的訂單量同比增長40%,買家數增長34%,交易指標的增幅甚至跑贏了活躍度。

今年11月初,阿里公佈了第一批戰略級創新業務,其中閒魚憑藉“受中國年輕消費者喜愛”入列。種種跡象都在表明,在新的消費大環境下,擁有“特色低價”供給的閒魚與當下年輕人的消費習慣越來越契合。

卡券成爲閒魚的低價“殺手鐗”

找卡券,已經成爲不少用戶來到閒魚的理由。

在閒魚,可以找到各種各樣的卡券,用戶可以低價在閒魚買到餐飲票、電影票、景區門票、機票酒店等,實現購物消費等多樣的消費方式。

據悉,閒魚目前已經有100+虛擬卡券細分葉子類目,超500萬的在線商品,除了大家日常常見的卡券,還有不少迎合市場需求的新品類,比如冬季的溫泉、滑雪、火鍋等應季權益。

數據顯示,卡券用戶3個月內復購率達50%,從訂單量上來看,不到兩年時間,閒魚卡券已經成爲閒魚上單量最高的品類。究其原因,卡券這一品類的出現滿足了消費者亟待填補的購物需求。

據瞭解,卡券的用戶以年輕用戶爲主(尤其是大學生),在消費上追求性價比,而買家主要是一二線城市的18-30歲的年輕人,炸雞漢堡、咖啡奶茶類商品受到年輕人的喜愛。而需要各品牌連鎖店卡券的用戶主要集中於一二線城市,會員賬號等品類,則受到偏三四線城市消費者的青睞。

據閒魚行業發展中心總經理李勇回憶,閒魚卡券的版塊起步於去年6月,上線一年半的時間增速已經是之前的五到六倍,而之所以能夠捕捉到這一機會,則與一本經典書籍有關。

在《第四消費時代》這一書籍中,作者歸納了四個消費時代,第四個消費時代的標誌就是共享經濟,這個時代人們的消費需求從大件(例如房子、車子等)轉向追求精神生活,爲興趣、內心的小確幸買單。

閒魚在當時就敏銳地意識到,書中提及的現象和當下年輕人的消費行爲非常契合。

“正好,閒魚是一個95後用戶佔比超60%的平臺,而這羣用戶也更加願意分享自己的閒置虛擬商品,包括時間、權益(例如會員權益)等,也確實在平臺上發現不少用戶掛卡券類商品,在這個大背景下,我們覺得卡券會是一個年輕人有需求的場景。”李勇說。

第三方數據顯示,近年來卡券行業規模也呈現着明顯的上升態勢且發展空間廣闊,2020-2025年中國互聯網會員經濟市場規模呈逐年遞增態勢,2022年達1861.78億元,預計2025年將達2175.82億元。

在閒魚看來,卡券這一新興品類的高速增長,不但給其帶來了數量驚人的增量訂單,更能成爲一個進一步盤活平臺業務的基點,通過與“順手買一件”等產品形態結合,閒魚留住了越來越多的用戶,他們在閒魚找到了卡券之後並沒有離去,而是留在平臺繼續發掘着其他性價比生活所需。

與此同時,閒魚也在不斷洞察卡券用戶的消費行爲,比如每個月1日都是閒魚上話費充值的高峰,閒魚爲此設立了話費等直充的頻道入口,通過官方補貼,保障充值安全的同時,帶來了新的低價供給。

C2C模式帶來的靈活供給、靈活購買方式

閒魚上的低價供給正吸引着無數用戶前來撿漏,潛力無限的卡券不過是其中之一。

作爲國內規模較大的綜合性線上二手閒置交易平臺,獨有的C2C模式給閒魚帶來了更多的靈活性,在這裡,消費者更加願意共享自己的閒置權益。大量來自二手閒置的C端主貨盤構成了閒魚特有的“特色供給”,而這,正是“特色低價”出現的必要前提條件。

根據賣方的甩貨需求,部分二手商品的價格下限可以達到極低。在閒魚上,就曾出現過19.9元烤箱隔壁小區自提的案例。尤其是一些使用頻次低或損耗不大的商品,如露營設備、運動裝備等,讓價空間更爲明顯。

網友“不瘦不改名”只花了150元,就撿到了原價超過千元的動感單車。由於單車不包郵,她又花了150元僱車拉回家,商品價格幾乎低過了運費。

此外,閒魚上,有着大量幫中小廠家做尾貨甩賣的小微賣家,往往每種貨品總量不大,可能僅有幾件,總體利潤很薄,但價格卻是真實惠,讓價空間大,堪比線下的“2元店”“10元店”。

或許,這類貨盤在一般的電商平臺上很難生存,但在閒魚上卻不一樣,這羣賣家和其供給的商品也給閒魚帶來了特殊的低價競爭力,消費者可以從中撿到無比便宜的洗衣液、紙巾、洗髮水等高頻生活用品。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高額高頻銷量的賣家有1%的服務費以外,閒魚的流量成本很低,對於非標型小微商家和個人賣家,這種低流量成本使其讓利空間更大,也對於興趣圈層創業非常友好,也爲年輕人降低了愛好消費的成本。

拼單在閒魚上十分流行,已經延展到了各種品類和場景,比如音樂節聯票落到單張的成本可以更低,用戶可以輕易在閒魚上找到“搭子”拼音樂節的票,減少成本。

僅今年雙11期間,數據顯示,有超過60萬的用戶達成拼單交易,有超過1千萬人次瀏覽過拼單寶貝。

此外,閒魚上每個月提供出租的寶貝超過400萬件。當用戶外出旅遊不想花幾萬塊買很貴的裝備時,只需要花幾百塊,就可以在閒魚上租一臺相機或者錄音裝備;看演唱會不想買幾百塊的熒光棒,在閒魚裡花幾十塊也能搞定。

在閒魚上,還存在“以物換物”這一純共享互惠合作的模式,省錢的同時也避免了浪費,三年來提供交換的寶貝翻了3倍。

可以看到,當各平臺爲了“低價標籤”使出渾身解數的同時,閒魚的“特色低價”,卻是自然演變的結果,來得毫不費力。伴隨消費者觀念的改善,年輕化、社區與交易在閒魚生態內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個相互促進的關係,帶來了“拼單、交換、以物換物”這些用戶自發的省錢行爲。

做到特色低價的閒魚站上理性消費時代新風口

種種跡象都在表明,隨着理性消費成爲主流,擁有“特色低價”優勢的閒魚已經成爲這一代消費者的新寵。

當前,用戶對二手閒置商品的接受度正在連年上升,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對新舊商品一起比價,最後選擇用“九成新”代替買新的;不少人假期開車出門到商場、景區之前,會先上閒魚下一個停車券,費用直接減半......在新的消費趨勢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以前是“省事就是省錢,現在省到就是賺到”。

值得一提的是,在站上風口之後,閒魚巧妙地抓住了機會,進一步擴大自身的業務潛能。

近期,阿里集團顯著提升了閒魚的戰略優先級。

11月,阿里集團宣佈閒魚成爲第一批戰略級創新業務。阿里巴巴集團CEO吳泳銘表示,戰略級創新業務在組織上將作爲獨立子公司運營,業務上將打破以往在集團內的定位限制,阿里會以3-5年爲週期持續投入。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閒魚所處的二手閒置賽道在國內還在增長期。

當下,國內線上二手閒置交易的滲透率遠未達到天花板。據艾媒諮詢公佈的數據,2020年中國二手電商交易規模約佔閒置市場總額的36%,線下傳統回收仍佔主導。在電商零售方面,中國2023年上半年的網絡零售增長率(13.1%)依然是高於社會零售(8.2%)的,說明電商滲透率在繼續提高,線上二手閒置交易有很大的市場空間。

“撿漏”的吸引力不止侷限於近六成年輕活躍的用戶之中。今年,40歲以上的用戶爲閒魚帶來的總支付金額同比增長了22%。

與去年同期相比,珠寶、家居、票務和旅遊出行、服裝配飾等行業在閒魚的增幅均超過了50%。

在閒魚,20塊錢就能買到不錯的櫃子。網友Lulu整個家都是閒魚上“撿”來的,僅花了一萬元就買到了全屋品牌傢俱。

更有甚者,在閒魚上“撿”來了品牌雙開門冰箱、品牌滾筒洗衣機、兩張牀、一個衣櫃,加上配送拆裝費,一共只花了5258元。

隨着理性消費時代的到來,閒魚站上了新風口。有了卡券這一高增長錨點之後,閒魚有了穩定的引流利器。在海量低價特色供給的支撐之下,閒魚再一次拓寬了自身的邊界,不再僅僅是二手閒置商品的交易場所,更是一個全方位的省錢社區,幫助消費者們尋找和發現隱藏的價值,讓他們在購買的同時也能感受到賺到的樂趣。

同時隨着閒魚在阿里戰略地位的提升,有理由相信,閒魚或將在未來幾年內繼續高速發展。而隨着國內線上二手閒置交易的滲透率不斷提高,更有理由期待,閒魚將在這個市場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編輯|蒙錦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