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改「全公費」!自費接種第一劑的年輕人怎麼辦? 陳時中幫解套

醫護人員接種新冠疫苗。(圖/記者李毓康攝)

記者嚴雲岑臺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明(8)日將在預防接種會議中討論疫苗順位調整指揮官陳時中今(7)日也在記者會上宣佈,未來將不再開放自費,但未來將保留一部分劑量,供已自費接種第一劑的民衆施打,詳細數量有待統計後公佈。

5月本土疫情爆發前,各界對疫苗接種意願低,每天接種數約在2000劑左右,指揮中心爲了挽救疫苗打氣,開放民衆自費接種,當時有不少青壯年留學生因自身需求紛紛響應。

不過,在疫情爆發後,全臺都在等疫苗,指揮中心也規劃醫護等前三類族羣先打,也將採全公費免費接種,讓自費接種第一劑者,恐無法順利在10到12周接上第二劑,讓許多被要求持有2劑疫苗接種證明才能入學的留學生十分緊張。

陳時中下午在記者會被問及此事原本回應,「還是全部採取公費施打」,在聽聞留學生難處後便表示,自費與公費的差別在於收費問題,會保留一部分疫苗給自費接種10至12周者可以打第二劑,人數與收費方式還有待後續規劃。

根據指揮中心規定,民衆自費接種新冠疫苗所需費用掛號費、診察費、注射費等;疫苗費用則是免收。指揮中心也協調各級醫院收費上限,醫學中心600元,區域醫院550元,地區醫院 500元。

公費疫苗雖然免收診察費、注射費與疫苗費,但仍須依院所等級付掛號費,例如臺大醫院收299元、北市聯醫收50元。莊人祥表示,免費開放全民接種後,符合接種資格者仍須持健保卡報到驗證身份,但無須支付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