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攻擊以色列 航海王挫著等、電價也將受影響?事件衝擊一次看

4月13日,伊朗首度用空襲方式攻擊以色列領土,中東局勢再升溫。路透

伊朗攻擊以色列,嚇壞臺股!週一(15日)臺積電(2330)股價領跌。專家警告,若伊朗未來揚言封鎖何姆茲海峽成真,不只油價與通膨,還將衝擊航運、供應鏈,連電價都會壓不下。到底爲何會有此衝突發生?對臺灣完整影響一次看。

雙邊多年糾葛,宗教政治處處矛盾

攤開雙邊歷史,從上個世紀後半期就開始處於緊張情勢,1979年伊朗發動革命,由當時伊斯蘭政府,取代了沙阿政權,導致兩邊甚至以色列與周邊阿拉伯國家,一直處於緊張狀態。

過去以阿戰爭,曾經發生過五次大規模戰爭,但衝突至今仍尚未平息,雙邊意識形態差異、地緣政治利益和宗教因素,都是造成對立的原因;此外,伊朗對巴勒斯坦組織如哈馬斯和真主黨的支持,除了對以色列帶來強大威脅,也被一部分的聲音認爲,是導致以哈戰爭的爆發。

回顧該起事件經過,本月一日,以色列在敘利亞進行了空襲,卻意外命中伊朗領事館,導致伊朗革命衛隊(IRGC)的兩名將軍和五名軍官因此喪生;事件發生後,伊朗總統萊希(Ebrahim Raisi)就對外宣佈,一定會展開報復行動。果不其然,4月13日,伊朗首度用空襲方式,軍事攻擊以色列領土。

伊朗總統萊希曾對外宣佈,會對以色列展開報復行動。(美聯社)

這起空襲對以色列有多大影響,雙邊呈現各說各話情形,以色列軍方發言人哈加里表示,這波攻擊投放超過200架無人機和導彈攻擊,但僅有少數彈道飛彈射入並擊中以色列領土,總計有12人受傷,其中包括一名7歲女童。

另外有一枚飛彈擊中位於以色列南部尼格夫沙漠(Negev)的內瓦庭空軍基地(Nevatim base),但未造成巨大影響,現階段仍可運作;但「伊朗通訊社」(IRNA)卻指出,這起攻擊對內瓦庭空軍基地造成「嚴重打擊」。

伊朗攻擊以色列事件是否延燒,取決後續態度

事件發生後,伊朗武裝部隊參謀總長巴格瑞(Mohammad Bagheri)告訴國營電視臺,「伊朗成功實踐行動,並達成所有目標」,同時也似乎釋出部分善意,強調從伊朗的角度看來,這次行動已經結束。

此外法新社報導,總統總統萊希也對外表態,若猶太復國主義政權(指以色列)或其支持者,後續再有魯莽行動,將遭受果斷且更加強烈的迴應。

以色列方面,歷經攻擊事件後,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一度揚言會對伊朗進行「報復攻擊」,但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先跳出來喊話,強調不支持以色列的行動,後續《紐約郵報》也指出,拜登透過管道勸說納坦雅胡,強調這次襲擊未讓以色列受到重創,希望當局打消反擊念頭。

其餘國家如英國、法國及德國等,則同聲譴責伊朗空襲一事,但伊朗對此相當不滿,根據伊朗勞工新聞通訊社(ILNA)報導,伊朗外交部向當地駐德黑蘭大使表達抗議,認爲這3國的表態是「不負責任的」。中國部分則未明顯表態,外交部僅呼籲有關方面保持冷靜剋制,當務之急是儘快平息以巴加薩衝突。

現階段最大的關鍵,莫過於以色列是否還有後續動作?若納坦雅胡不聽各方勸阻,持續對伊朗進行反擊,屆時局勢很可能再度升溫。

伊朗封鎖海域,恐讓臺灣電價大受影響

從經濟層面來看,目前對全球甚至臺灣影響最大的,莫過於油價的影響,在事件發生後,伊朗就揚言將封鎖荷姆茲海峽(Strait of Hormuz),該海域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咽喉要道之一,每天經過此海域運輸的石油超過1700萬桶,市場擔憂,若後續蔓延荷姆茲海峽甚至整個波斯灣,將對全球經濟帶來嚴重影響。包括了航運股、能源股,以及物流運輸行經此海域的相關供應鏈業者,全都難逃衝擊!

在事件發生後,伊朗就揚言將封鎖荷姆茲海峽,該海域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咽喉要道之一。取自wikimedia

臺灣方面,過去有99%能仰賴進口,中東地區更是重中之重,以112年原油進口量來看,高達69.1%從中東引進,另外也從卡達進口液化天然氣超過五百萬公噸,佔全數的27.9%,若海域真的遭到封鎖,臺灣的電價勢必受到影響,不論個人甚至企業,都可能面臨另一波漲價危機。

國民黨立委許宇甄就示警,強調中東有事對臺灣影響非常大,現階段臺灣有44%的發電是靠天然氣,若少了卡達的進口量,縱使能從其他地方補足缺口,價格恐怕又要被調漲好幾成,經濟部在十月,又會有藉口可以大漲電價。

股市方面,地緣政治因素導致美股四大指數上週收盤全數收黑,如今伊朗又復仇空襲以色列,讓15日的臺北股市也下跌,還有多大影響仍須再作觀察。

(本文出自2024.04.15《遠見》網站,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