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健IPO解碼|微醫遞交上市招股書,能否抓緊醫療行業變革風口?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閆碩 北京報道

2024年的最後一個交易日,微醫再次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招銀國際擔任獨家保薦人。

根據招股書,2021年至2023年,微醫控股持續經營業務收入分別爲9.62億元、13.68億元和18.63億元,分別同比增長42.2%和36.2%。2024年上半年收入18.18億元,同比增長107.4%,其中來自人工智能醫療服務的收入達14.4億元,佔比近八成。

這正是微醫近些年持續加碼AI的生動體現。事實上,在互聯網醫療發展的多個階段,微醫在各大風口頗有引領之姿,成爲各大榜單的“常客”。此番面對AI浪潮,微醫也再次追尋醫療行業的變革風口。

自2023年起,微醫開始注重爲醫療健康行業研發AI技術和應用,目前已建立起醫療服務、醫藥服務、健康管理及醫療費用智能控制的AI驅動型價值業務模式。該四方面的工作共同構成天津市AI驅動健共體的綜合解決方案。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微醫是2023年按收入劃分的中國AI醫療健康解決方案的最大提供商。數據顯示,2023年微醫AI醫療健康解決方案收入10.24億元,佔據市場份額10.6%,超過排名第2位和第3位之和。

AI賦能健共體

數字健共體是微醫近幾年主要講述的故事,而AI對健共體的發展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2020年,微醫與天津市政府合作成立了健共體。2021年初,微醫基於AI技術,爲健共體開發了數字醫療基礎設施,以促進基層醫療機構的數字化轉型、公共醫療保險基金直接結算、線上線下慢病管理及線上藥房服務。

在同一時期,隨着疫情的來襲,互聯網醫療也再次被推上風口,2021年4月微醫向港交所遞交了上市招股書,但遲遲沒有等到上市聆訊,招股書也在當年10月份宣告失效。另一方面,2022年4月,中央網信辦等五部門聯合印發了《2022年數字鄉村發展工作要點》,明確提出引導地方探索基層數字健共體建設。

“三年前IPO無果後,微醫選擇砍項目、降成本,轉而聚焦數字健共體。”有接近微醫的業內人士曾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

變革之中的微醫持續通過AI創新健共體模式。2022年,憑藉AI技術,微醫對天津市健共體進行了改進,採用按人頭付費及按價值付費的模式。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這也是我國唯一一家透過按人頭付費及按價值付費的模式提供健康管理會員服務的AI醫療健康解決方案提供商。

不僅如此,微醫也逐步將單病種管理擴展至多病種管理。截至2024年6月30日,天津健共體爲約90萬會員提供多病種及糖尿病護理服務。同期,微醫與天津市西青區內的11家基層醫院達成了多病種管理合作。隨後,微醫將這一新模式擴展至天津市的另外三個區,並將其主要的AI應用部署到天津市這四個區的所有基層醫院。

從結果上看,健共體模式有效平衡了醫療資源。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基層醫院醫生採納AI處方建議的比例達99.97%。根據天津市政府2024年8月的統計數據,天津市基層醫院的門診人次增加了23%至50%;超過80.3%的健康管理會員服務的糖尿病會員現在選擇前往基層機構進行疾病管理。

得益於數字健共體的發展,近些年微醫控股持續經營業務收入不斷增長,今年上半年更是大幅增長107.4%。與此同時,微醫控股持續經營業務的經調整虧損率也在逐步收窄。根據招股書,2021年至2023年,以及2024年上半年,經調整虧損率分別爲140.8%、59.7%、27.1%以及7.0%,已接近盈利。

“爲維持收入增長,我們計劃強化我們開創的健共體模式,並將我們在天津的成功努力複製到中國其他城市。”微醫在招股書中表示,2024年2月和11月,微醫分別與貴州省貴陽市政府、寧夏銀川市政府就數字健共體簽署了戰略協議,預計將在2025年上半年與上海若干區政府簽訂相關協議。

上述業內人士曾向記者表示,數字健共體這種ToG的業務其實並不好做。這是一個毛利率比較低、攻堅難度比較大,而且後續不一定能完全複製的項目。“總之是一件難度大但前景不甚明朗的事情。”

“微醫在該領域也有自身的優勢,首先,微醫佈局得較早,相關技術的基礎設施建設較爲成熟,同時也在國內較早做處方外流,建立了全國首家互聯網醫院並參與相應標準的建設;其次,微醫與政府之間有較好的合作關係;另外,微醫沒有那麼強的功利性,前期做了很多投入,但並不是一上來就想着掙錢。”該人士指出。

持續加碼AI

AI醫療健康解決方案行業是數字健康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正處於起步階段。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按AI醫療支出總額計,AI醫療健康解決方案行業在2023年的市場規模爲人民幣97億元,預計將於2030年增至人民幣1387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爲46.2%。

縱觀微醫的上市招股書,AI已經成爲其發展的重要內容。截至2024年11月21日,微醫已在網信辦完成四種AI算法的備案,即微醫醫療大模型、微醫醫療助手大模型、微醫健康助手模型及微醫生文本生成算法。

招股書顯示,微醫主要的AI應用爲AI醫生、AI藥師、AI健康管理及AI智能控制,爲醫生、藥師、健管師及監管機構賦能,轉向價值醫療。業內普遍認爲,AI應用提升了醫療機構在醫療分診、檢測、診斷、處方、用藥及健康管理方面的能力,促進了醫療服務改革及智能醫療健康的發展。

在此基礎上,患者已有所獲益,幾組數據可以佐證:自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微醫的在管糖尿病會員的糖化血紅蛋白達標率由17.8%上升至44.2%;在管糖尿病會員的血壓達標率由19.5%上升至61.5%,在管糖尿病會員的血脂達標率由24.8%上升至27.9%。

此外,今年8月,微醫在上海發佈全國首家人工智能醫院,AI的應用涵蓋了診前、診中、診後各階段的多個場景。在業內人士看來,人工智能醫院相對而言還是一個比較新的話題。而微醫此次又一次走在了前列。

憑藉AI賦能醫療健康服務的創新實踐,2024年,微醫分別上榜了億歐發佈的2024中國大健康產業智能化服務商TOP 10、胡潤研究院發佈的2024全球獨角獸榜、凱度BrandZ發佈的2024最具價值中國品牌100強榜單。

值得指出的是,上述四種AI算法中,公開可知的就有三種是微醫自研算法。有業內人士曾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AI目前主要是一些大型科技公司以及大模型企業在做,屬於高技術門檻且高投入低產出的領域,微醫作爲一家數字醫療企業做AI能否成功還有待觀察。

根據招股書,近些年,微醫也在加強與學校的合作,目前已取得超50項AI發明專利的獨家許可權,包括醫療圖像分類、醫療目標檢測、醫療風險預測等技術。此外,2024年3月,微醫還高調宣佈與騰訊簽訂戰略合作,聯手攻堅醫療大模型。

截至2024年12月21日,微醫已在其數字醫療平臺上連接約1.15萬家醫療機構和31.8萬名醫生,可提供線上諮詢、複診、慢病管理和健康管理等全方位的服務。

以持續探索AI在醫療領域的應用爲主線,微醫能否儘快憑藉數字健共體、人工智能醫院等生態實現扭虧爲盈,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