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近1.5倍,激光雷達龍頭速騰聚創計劃 2025年實現盈虧平衡|觀車論鏈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鄧浩 上海報道

5月20日晚間,速騰聚創(02498.HK)發佈財報,今年Q1營收約3.6億元,同比增長149.1%,其中ADAS激光雷達銷量約116,200臺,同比增長542.0%。整體毛利率從2023年全年的8.4%,改善至12.3%,不過其ADAS毛利率相較於去年Q4,環比有所下滑。同時,整體淨利潤仍虧損1.31億元。

“去年Q4的出貨量比今年Q1大,成本分攤的小一點,因此毛利率環比有下滑。今年下半年我們會推出SOC來取代FPGA,可以節省100-200元,而且下半年銷量預計會比上半年好很多,因此毛利率應該會改善。目標還是在2025年整體達到盈虧平衡點。”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5月20日當晚舉辦的速騰聚創財報交流會上獲悉。

車企競爭激烈、配置率波動

2024年一季度,受益於春節後新車大量上車,疊加車展、汽車下鄉以及部分地區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我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660.6萬輛和672萬輛,同比分別增長6.4%和10.6%,產銷量爲2019年以來同期最高值。

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11.5萬輛和209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8.2%和31.8%,市場佔有率達到31.1%。

資料顯示,截至5月17日,速騰聚創已取得22家主機廠和Tier 1的71款車型的量產定點訂單,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其已在包括小鵬、極氪、比亞迪、問界在內的12家客戶的25款車型實現大規模量產。

不過,速騰聚創管理層認爲,因爲行業有“金九銀十”季節性週期,Q1和Q2本身就是淡季,對於下一季度整車銷售不用有太大增長預期。

此外,速騰聚創管理層認爲,目前車企競爭十分激烈,自動駕駛技術更新快,導致配置率並不特別穩定,其主要客戶的銷售預測也不斷調整,不過受益於其當前市佔率較大、平臺化出貨,因此影響尚可接受。

“配置率在不同車企有所不同,也會隨時間變化。比如小鵬、問界目前都是選配,但是最近越來越多的車廠開始標配激光雷達,比如極氪001、智己LS7、仰望U8等,隨着自動駕駛的普及,比較高端車型標配激光雷達已經成爲一種趨勢,此外,我們推出了一款低成本的激光雷達MX,也讓15-20萬元級別的車型的消費者有了選配激光雷達的權利。”速騰聚創管理層表示。

芯片化助力降本

今年1月,速騰聚創在CES 2024上推出的首款500線超遠距激光雷達M3,同時其近期又推出中長距激光雷達MX,更是將價格拉入“千元機時代”。

芯片化是其能夠大幅度降低成本的關鍵。

速騰聚創相關負責人此前對記者介紹,其在研發上採用了三部曲的芯片化策略以助力降本:先推進掃描芯片化,再進行數據處理集成化,同時對收發模塊保持強投入,推動產品不斷的平臺化迭代。

比如,其首次在MX上推出了量產SoC芯片——M-Core,將整個後端電路單元功能,包括FPGA,MCU,DDR,掃描驅動ADC,DAC等集成到17mm×17mm封裝大小的一顆芯片裡面實現。電路板面積優化了50%,這也是MX極致尺寸的一個核心支撐點,也使功耗降低了40%,成本降低50%。

“對於新車型,我們主要推的就是高性能的M3和極致性價比的MX。不過激光雷達MX產品要到明年第一季度纔會有第一個項目SOP,今年不會在營收中佔比重。”速騰聚創管理層透露。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無論是主機廠還是供應商,都在尋求出海,在避免內卷的同時也實現某種程度上的降維擴張。

速騰聚創管理層表示,“M3非常適合海外不限速道路的智能駕駛場景,疊加非常有競爭力的成本,我們1月份發佈之後就引起海外車企的高度關注,目前已經在北美、歐洲建立分支機構,持續與海外客戶溝通,同時日韓也有同事爲當地客戶服務。”

“在客戶端,我們最近剛斬獲了一個在2021年到2022年全球最大銷量整車廠的全球業務。不過海外車廠落地速度確實比較慢,可能要到2026年左右纔會有越來越多的項目開始推進量產。”速騰聚創管理層坦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