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衆”專業乘風破浪“遠航”
威海職業技術學院教師爲學生講解船舶的並車、均功和解列等內容,進行集中實踐教學。學校供圖
第一次對船體分段大接縫進行建造精度測量,郜雨龍幾次深呼吸,努力平復內心的激動。接下來,他屏息靜氣,使用全站儀對接縫處45個控制點的座標進行測量,與設計數據進行擬合比對,修整分段保證誤差在標準範圍之內。
這是威海職業學院船舶精度控制實訓室的日常一幕,也是該校船舶工程技術專業二年級學生在《造船精度控制》這門專業課程中的實戰演練。
“每一次的測量都至關重要,精度必須分毫不差,因爲任何微小的偏差都可能對整艘船的建造產生重大影響。”談起所學專業,這張年輕面孔上有掩飾不住的興奮。
從立志投身船舶製造,到接受嚴格的實訓,直至有朝一日將成爲我國造船大軍中的一員——郜雨龍的求學經歷正是船舶工程技術專業學生的縮影。
記者從全國職業院校專業設置管理與公共信息服務平臺查詢了“高等職業教育專業設置備案結果”,2024年全國共有29所高職院校備案船舶工程技術專業,佔全國1560所高職院校不到2%,這是明顯的“小衆”專業,且大多在沿海城市的高職院校開設。
但是,隨着全球貿易和物流需求的增加,我國造船三大指標均爲世界第一,該專業市場需求不斷增長,特別是在船舶與海洋裝備綠色製造、智能製造等領域,對船舶工程技術專業人才的需求持續增加。
據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以及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發佈的《製造業人才發展規劃指南》預測,到2025年,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領域人才缺口達26.6萬人,其中大部分爲技術技能型人才。
按照專業術語,船舶工程技術專業學生主要從事的是船體生產設計和施工檢驗;形象地講,更像是“船舶搭建大師”:他們專注於船體生產設計,將圖紙上的線條轉化爲現實中的實體結構;他們投身於船體制造,以精湛的工藝將一塊塊鋼板精心拼接,打造出堅固的船殼;他們擔當船舶檢驗的重任,確保每一艘船舶都符合高標準的質量要求。
——這一過程不僅是技術的展現,更是對完美與安全的追求,而這無疑是整個造船環節中不可或缺的基礎。
在迄今50餘年的發展歷程中,船舶工程技術專業因船而興,其中不乏低谷與困頓,以及迷茫與探索,在時代浪潮中,始終緊跟我國海洋強國戰略的發展步伐。
如今,更多年輕人從職業院校出發,倚船而立,以工匠精神履行着造“大船”的光榮使命。
浮沉:伴隨產業週期,不斷校正“航向”
“在我國,船舶工程技術專業的開設起步可追溯到1972年,當時正式招收大專學生。”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專訪時,山東交通學院航運學院教授馬強介紹。
關於國家最初設置該專業的考量,馬強解釋:一方面,滿足國家海洋工程建設需求,爲不斷推進我國的海洋開發建設,培養具備海洋工程設計、控制、建造和管理能力的高技能人才成爲關鍵;同時,適應船舶製造業發展需求,該專業旨在培養具備船體設計、製造、維修和管理能力的專業人才,以進一步提升我國船舶製造業的競爭力。
作爲國家級和省級重點建設專業,以及首批山東省特色高水平專業羣牽頭專業,威海職業學院船舶工程技術專業的設置同樣伴隨着國家對海洋經濟的重視和發展。
“我校該專業於2005年起正式招生,着重培養與海洋產業相關並適應行業發展需求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滿足區域經濟發展的需求。”該校船舶工程技術專業老師、“山東省教學名師”馬紅榮回憶。
兩年後,2007年,威海職業學院成立船舶工程系,下設船舶工程技術、船機制造與維修、船舶舾裝工程技術、船舶電氣工程技術4個專業,學生人數共計600人。
然而,令老師們始料未及的是,接下來10年裡,該專業竟遭遇了招生“滑鐵盧”。
“2008年-2018年,受國際金融危機波及,全球造船市場陷入低迷,國內不少職業院校的船舶工程技術專業也受到較大沖擊。”馬強說,這10年也是國內造船市場大浪淘沙、重新洗牌的10年,南方不少“沙灘造船”的簡陋船廠漸漸淡出舞臺。
令人唏噓的是,這期間,該校船舶工程技術專業的招生情況也被深深打上了產業週期影響的烙印。當年的船舶工程系從4個專業逐漸削減爲船舶工程技術1個專業,學生人數最少時僅保留1個班級50人,最終該專業被併入該校二級學院交通學院。
據該校原分管教學副院長王祖莉介紹,山東省是船舶與海工裝備製造大省,船舶與海工裝備產業又是威海市的傳統優勢產業,經過多年持續轉型升級,產業鏈已具雛形。威海職業學院承擔了服務區域經濟的重要作用,同時學校的特色發展也有需求,因此,儘管面臨着招生困難,還是把船舶工程技術專業保留了下來。
在產業週期中浮沉,歷經高光與低谷,如今,該校的船舶工程技術專業招生規模逐年向好,2023級已招收3個班級,共150名學生。
融合:從學生“摸不到船”到產教真正一體
理論與實踐並重、具備團隊協作能力、吃苦耐勞——經過多年發展,船舶工程技術專業的學生培養目標逐漸明晰,然而,專業設立之初,學生們幾乎“摸不到船”。
“早期船舶工程技術專業的師資力量主要依賴於少數來自企業的工程師,以及部分赴企業相關崗位強化培訓後轉崗的其他機電類專業教師,教學模式可能更側重於理論知識的傳授,缺乏足夠的實踐環節。”馬強坦言。
威海職業學院船舶工程技術專業帶頭人餘秀麗回憶,最初以傳統課堂講授爲主,更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實踐環節相對較少,導致人才培養模式與企業實際需求結合不夠緊密。
隨着師資力量的加強、教學模式的改變,該專業可謂煥然一新。
如今,在這所學校,船舶工程技術專業的“雙師型”教師比例高達100%,不乏來自企業生產一線的教師,與船舶企業有密切的產學研合作關係。
與此同時,教學模式趨向多元化和實踐化,利用虛擬仿真技術進行船舶設計和製造的模擬訓練。學生在畢業設計期間進入周邊船舶企業進行頂崗實習,並以實際工程問題爲選題,由校企雙導師聯合指導,完成畢業設計。
而面向學生的課程體系也完全由學校和企業共建。在課程設計和建設之初,學校和企業共同進行深入的行業調研和需求分析,爲課程內容的確定和更新提供有力支持。
餘秀麗舉例,2024級人才培養方案課程體系的構建,學校邀請招商局金陵船舶(威海)有限公司的技術部經理一同探討。根據該經理建議,學校增加了《船體結構與製圖》課程的課時量,同時考慮到畢業生實際崗位需求,專門增設了《船舶舾裝生產設計》課程。
鮮爲人知的是,該專業的很多畢業生需露天作業,風吹日曬,工作強度大,並且容不得一絲馬虎——如何堅守內心的職業信仰?對於剛畢業的年輕人來說不啻嚴峻挑戰。
爲了傳承和弘揚工匠精神,該校於2017年成立船模製作工匠班,面向船舶專業羣學生擇優選拔,聘請非遺傳承人、產業教授爲兼職教師,將船模製作、鋼製船舶生產設計、船體裝配等引入課堂,讓學生在深度掌握相關專業知識的同時,將工匠精神的價值真正內化於心。
對該校船舶工程技術專業大一學生孫道遠而言,正是在工匠班裡,他深入瞭解了船模設計、材料選擇、製作技巧等製作全過程,“這不僅提升了我的專業技能和動手能力,課程融入中華傳統木工元素,也讓我增強了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
前景:船舶工程技術的變革,專業發展面臨挑戰
船舶工程技術專業的畢業生都去了哪裡?
據統計,以威海職業學院船舶工程技術專業爲例,60%左右的畢業生選擇進入造船與修船企業,從事船體生產設計、船體建造、船舶檢驗等工作。還有部分學生進入船舶設計公司,從事船體生產設計、舾裝設計等。
造船企業的引才情況一定程度上也印證了來自學校的統計分析。
曾獲山東省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稱號的招商局金陵船舶(威海)有限公司,長期深耕高端客滾船市場,該公司人力資源部部長叢慧慧介紹,每年招聘的來自職業院校相關專業的畢業生約佔65%。
從造船行業的人才實際需求看,叢慧慧認爲,需要員工所學與船舶專業高度相關,具備一定的理論知識,最好在校期間拿到相應專業技能等級證書;同時能夠沉得住氣,勤於鑽研;並清楚自己的職業規劃,不會在大環境裡迷失自己或者隨波逐流。
根據中國船舶行業工業協會發布的《2023年船舶工業經濟運行分析》,2023年,我國造船大國地位進一步鞏固,市場份額已連續14年居世界第一。產業的發展需要龐大的技能人才做支撐。
然而在馬強看來,船舶工程技術專業的人才培養仍面臨挑戰,包括綠色生態船舶環保要求提高、智能船舶技術、清潔能源應用創新壓力加大等。
爲了應對這些挑戰,馬強建議,船舶工程技術專業需要加強與行業產業的深度融合,瞭解市場需求和技術發展趨勢,加強與企業的合作,提高專業服務區域產業的核心競爭力。
看得到的職業前景中,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有了自己的清晰規劃。“對於那些對‘蛟龍’號、豪華郵輪等有着強烈興趣的人來說,選擇船舶專業意味着有可能參與到這些大項目中,成爲他們團隊的一分子。”該專業大一學生李祥超這樣憧憬着未來。
郜雨龍同樣對“使命”二字感觸頗深。令他印象深刻的是,專業課堂上,老師曾向同學們展示將帶有中式美學意味的敦煌飛天及天女散花圖案,藉助激光投影技術,通過座標定位、單點激光、定位描點等步驟,在中國首艘國產大型郵輪“Adora Magic City(愛達·魔都號)”上成功完成彩繪塗裝。
“那一刻想象不到地震撼!這也將是我畢生從事的事業,成爲一名船舶檢驗師,把青春融入祖國的江海,讓每一艘大船乘風破浪,勇往直前,經得起時間的考驗。”郜雨龍說。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邢婷 來源:中國青年報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