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財社論:過緊日子要嚴防和懲戒“新形象工程”

日前,財政部下發通知,從強化預算約束角度,對中央部門和地方財政落實黨政機關習慣過緊日子提出六方面明確要求,督促各部門各地區堅持過緊日子不放鬆。

通知強調,強化預算績效管理。強調要對重大政策、項目繼續開展事前評估,從源頭上嚴格立項管理;加強績效目標管理,進一步發揮績效目標對財政資金使用的引導約束作用;通過績效監控發現預算執行中的偏差和漏洞,及時採取措施予以糾正。

花錢必問效。這要求各部門各地區真正精打細算,力戒低效甚至無效的形象工程、新形象工程。今年2月底印發的《中共中央辦公廳關於鞏固拓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成果的意見》(下稱《意見》)指出,要緊盯形式隱蔽、巧立名目的“新形象工程”問題和加重基層負擔等頑症,及時予以整治。

首先來看“新形象工程”的總體特徵和具體表現形式。

根據媒體報道,當前許多地方在部署防止“新形象工程”工作。“新形象工程”的基本特徵是,一些地方在財政吃緊的情況下,仍然在搞非必要、非急需項目,而且形式隱蔽、名目巧立。

“新形象工程”的幾個具體表現形式:忽視當地自然、人文稟賦,爲掙“名聲”、增政績,爭創“創新城”“智慧城”“幸福城”,打造與自身實際不符的所謂“城市名片”;無視羣衆實際需求,打着“爲民謀福祉”的名義超規模建設沒有收益的所謂民生類項目,比如豪華版的“市民之家”“辦事大廳”“羣衆文體館”等;爲追求短期拉動效益、表面風光,盲目上馬大型景觀項目,脫貧縣大肆舉債建旅遊區。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再比如,有的地方財政出資將沿公路兩邊的建築統一粉刷、各種繪畫,被羣衆稱爲“遮醜牆”。這何嘗不是“新形象工程”的“微觀表現”。

其次來看“新形象工程”產生的危害和思想根源。

在當前地方財政壓力加大的背景下,“新形象工程”不但造成了大量財力浪費,也加劇了基層財政負擔。尤其是一些財政困難地方,公教人員基本保障都難以落實,“新形象工程”的力度卻不減。如果把本該用於民生領域的資金,投向這些“新形象工程”,必然會損害當地的民生福祉。

上述《意見》將各種形象工程稱爲“頑症”。其產生的思想根源是一些地方扭曲的政績觀,試圖通過形象工程造成表面上的光鮮,求得晉升的資本。有的地方“一把手”所謂權威被無限放大,一個人說了算,聽不進別人的不同意見,根據個人的意志辦事,而不是根據科學規劃辦事。對他們而言,過緊日子是印在文件上的,是講給別人聽的,真正過緊日子的觀念並沒有樹立起來。

再次來看對“新形象工程”的防範和懲戒。

“新形象工程”一個重要特徵是形式隱蔽、巧立名目,爲此就必須加強對項目的審覈。上述財政部的通知要求,要對重大政策、項目繼續開展事前評估、從源頭上嚴格立項管理就體現了這一點。

在3月6日舉行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經濟主題記者會上,財政部部長藍佛安表示,2023年加大了財會監督力度,嚴肅查處使用財政資金搞形象工程等違規行爲。下一步將繼續強化監督懲處,堅決杜絕講排場、比闊氣,堅決防止形象工程、面子工程。

盲目舉債、鋪攤子、上項目,搞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歷來爲黨紀所不容。搞此類工程致使國家、集體或者羣衆財產和利益遭受較大損失的,直接責任者和負有領導責任者,將會受到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情節嚴重的,將會被撤銷黨內職務、留黨察看或者開除黨籍處分。

總之,過緊日子從時間跨度上看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從中央部門到各級地方,都要養成過緊日子的習慣。壓縮一些明面上的非必要財政支出相對容易,對“新形象工程”這類隱蔽性強的財政浪費加以制止就需要付出更大努力,“新形象工程”對財政的危害更大,社會影響也更壞,必須採取多種措施加以防範和制止。這其中,加大審覈監督和懲戒力度要擺在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