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動物監測 山羌入鏡最多、水鹿擴及低海拔

臺灣水鹿近年來逐漸往低海拔山區接近。圖/林保署提供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在所屬國有林地區設置自動相機,八年來拍攝四十八萬餘張野生動物照片,入鏡前三名分別是山羌、獼猴、鼬獾。另觀察發現,保育類臺灣水鹿族羣由高海拔地區持續往低海拔山區接近,甚至連海拔一三五公尺的高雄市杉林區也有牠們足跡。

林保署表示,今年將大幅增設自動相機點位,讓野生動物的長期監測能從國有林地區擴大到全臺的淺山丘陵與平原地區,掌握全國野生動物族羣變動趨勢。

林保署統計,二○一五年九月至二○二三年七月,累積影像紀錄逾一億二四○○萬小時,拍攝約四十八萬張有效相片,入鏡最多的前三名動物爲爲山羌廿八萬七九五七張、獼猴五萬四三五九張、鼬獾四萬八三八九張,其他還有松鼠、白鼻心、食蟹獴、野豬等影像紀錄。

林保署表示,目前仍爲保育類野生動物的臺灣水鹿,其OI值(相對頻度)由二○一五年的○點六一,增長至二○二二年一點七九,代表數量逐漸成長。過去水鹿多分佈在中央山脈的高海拔地區,近年來,在海拔一千至兩千公尺範圍的族羣豐富度增加趨勢明顯,且持續往低海拔山區接近。

林保署表示,臺灣黑熊被拍攝到次數愈來愈多,多次拍攝到小熊或母熊攜帶熊寶寶的照片,代表族羣分佈範圍變廣,繁殖狀況良好,且族羣豐富度的OI值逐年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