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漿成新風險?專家:難排除可能性

寶林食物中毒案至今僅在患者體內驗出「米酵菌酸」,粿條、香蘭葉、在來米粉等皆未被驗出含米酵菌酸。昨通報案例中,新增食用非粿條或河粉食品,爲「咖哩仁當椰香飯」,料理使用到的「椰漿」恐成新的疑似污染源。專家指出,印尼過去雖發生過椰子發酵餅引起的米酵菌酸中毒事件,但產生毒素關鍵在「發酵」,椰漿非發酵品,產生米酵菌酸的機率相對低,不過仍無法完全排除可能性。

臺北榮總職業醫學及臨牀毒物部主任楊振昌表示,寶林中毒案已經可以確定是「米酵菌酸」引起的中毒事件,這種毒素必須要在富含脂肪酸的食物,如椰子、玉米、木耳、銀耳等,並處於中性pH值、低鹽以及潮溼溫暖的環境中,才能大量孳生。

楊振昌表示,過去發現米酵菌酸的食物,都是「發酵」的產品,如發酵的椰子或玉米等,而咖哩仁當椰香飯所使用的食材幾乎沒有發酵製品,即使椰香飯有用到椰漿,初步瞭解非發酵品,除非製造時就已污染,否則椰漿開罐後使用再引起米酵菌酸的機率低,而咖哩屬於高鹽食物,米酵菌酸也難生成。

楊振昌表示,食藥署未蒐集到患者當時食用炒粿條等檢體,導致目前被高度懷疑污染米酵菌酸的食材,採檢結果都是陰性,也讓國人恐慌。他認爲,有一定的機率會在食材中找不到任何米酵菌酸,環境採檢也可能因爲採檢時間較晚,或米酵菌酸在環境中濃度不足,最終也採陰,使這起事件成了只有患者體內有米酵菌酸的懸案。

米酵菌酸中毒已引發民衆恐慌,國人開始恐懼米制品,有專家指出,多數中毒案例食用的粿條,成分並非全部都是米,大多添加了玉米澱粉。楊振昌表示,磨製谷麥類成漿時,如果未即時晾曬並製作爲產品,即可能出現米酵菌酸,不能排除粿條在製成時就污染。農業部也指出,經查,米酵菌酸僅爲Bongkrekic Acid的中譯名,其名稱與米並無直接相關。

中研院前研究員何美鄉認爲,米酵菌酸中毒是我國首件罕見事件,疫調團隊應詳實調查通報案例的用餐以及發病時間,並「立即」告知大衆,查到哪裡就公佈到哪裡,增加衛教也能降低類似事件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