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上003型航母 陸傳打造殲20戰機艦載版
中國航母實驗平臺上出現的嶄新匿蹤艦載戰機模型。(圖/網路)
最近在中國網路上熱傳的湖北武漢航母實驗平臺照片顯示,據稱是003型航母艦島的模型已近完工。而一架嶄新的匿蹤艦載戰機全尺寸模型,也出現在平臺上。
新浪網的軍事評論指出,這架飛機外觀既不像中國首款自制第4代匿蹤戰機殲-20,也不像另一款匿蹤戰機殲-31,竟有如一款新研製的匿蹤艦載戰機。
儘管先前不斷傳出中國匿蹤艦載戰機的消息,但殲-20上艦的傳聞始終不多。另一方面,雖然從研製單位,生產廠家到輿論,各方不時呼籲讓殲-31上艦,但從中國海軍遲遲未不迴應的情況來看,它成爲下一代匿蹤艦載機的前途並不怎麼看好。
評論指出,來自中國業內的消息顯示,包括殲-20、殲-31等型號在內的數家戰機設計單位,都已向中國海軍遞交了下一代匿蹤艦載戰機的設計案。
一直有專家與軍迷認爲,殲-20的全動鴨翼、修長機身等設計不利於上艦。然而,有法國「飆風」(Rafale)M型艦載戰機成功的先例可以證明,是否有鴨翼與能否上艦,其實沒有必然的關係。
中國軍事博物館未來航母模型上的殲-20艦載版。(圖/網路)
其次,資料顯示,殲-20機長約20米,比殲-15短約2米,而翼展12.88米更是遠低於殲-15的14.7米。此外,由於殲-20採用了大量新型複合材料,機體結構設計合理,無需配重,空重也比殲-15要輕很多。而殲-20氣動性能優秀,能產生更大升力,起降的速度比殲-15快很多。
因此,從艦載戰機尺寸、起降性能這兩個十分關鍵的指標來看,殲-20現有設計完全不妨礙上艦。甚至有軍事專家指出,殲-20現有的版本就能直接從遼寧艦或002航母上起飛,只是因爲機體結構未根據上艦要求加強,起落架也是按陸基起降要求設計,因此還不能在中國自制航母上攔阻降落。
至於殲-31戰機上艦問題,據稱相關設計單位的設計方案也已出爐。最近被稱爲殲-31戰機2.0版的原型機頻繁展開試飛,有部分輿論與軍迷認爲,這是被解放軍相中,即將「從軍」的跡象。
然而,評論指出,由於先前殲-31戰機模型不斷在包括阿布達比防務展等國外防展上亮相,加上據權威媒體報導,已有中東、南亞等地區國家表達購買意向,因此可以推測,殲-31戰機2.0版近來試飛,應該是應國外客戶要求進行測試,以獲得相關數據後進行改進。
而殲-31設計單位提出的艦載型號方案,比起2.0版進步又更大,除了摺疊機翼、修改機體結構,還有加強起落架強度等必改項目外,又在載重量,航電系統與飛控系統等方面進行了優化。
中國殲-20戰機2016年11月1日首度在珠海舉行的第11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簡稱中國航展)中公開亮相。(圖/新華社)
然而,中國海軍從未來作戰,以及遠洋護衛需求的角度出發,一直希望爲自制航母配備雙發重型戰機,因此對雙發中型機的接受度很低。
評論稱,鑑於中國航空發動機水準仍落後西方發達國家2、30年,中國海軍只能傾向採用雙發重型匿蹤艦載機方案,以容納更大尺寸、更大功率的電子設備,並搭載更多武器彈藥,以抵消F-35C大推力發動機,先進網路中心戰能力等優勢。
評論指出,作爲主要參照對象,美國海軍匿蹤艦載戰機雖爲單發F-35C,但機長比殲-31短1米多,翼展少了0.8米,而最大起飛重量卻足足高出4噸。這意味着F-35C在航母上的佔用面積比殲-31小得多,可是載彈量與載油量卻遠超出殲-31,更別提FC-35C的作戰性能指標本來就比殲-31高了很多。
假設是同樣大小的航母,如果中國海軍選擇殲-31艦載版上艦,不但載機性能不如美軍F-35C,連載機數量也比美軍航母少了不少,而這顯然是中國海軍所無法接受的。
雖然從最新亮相的匿蹤艦載樣機外形來看,既不像殲-20,也不像殲-31,但主要的特徵仍比較接近殲-20。評論稱,由此可以推斷,中國海軍的新艦載機「選秀」很可能已有定論。而獲得青睞的,很可能是殲-20大幅進後所產生的艦載版。
評論認爲,匿蹤新艦載機的研製週期可能需要5-6年,與003型航母建造週期大致相當。不過,由於新飛機與航母需要有較長的磨合期,因此初期搭載的主力艦載機仍可能還是殲-15彈射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