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寧獲得諾獎,蔣介石想爭取他去臺灣,杜聿明一封信讓他回大陸

前言

在我國的歷史上,有這樣一員大將。他是我國著名的抗日將領,國民黨革命軍的中將,更是黃埔一期出來的骨幹軍人。他自黃埔一期畢業後,曾經參加過北伐、淞滬會戰等諸多戰役,並在1978年,成功當選我國的第五屆全國人大代表。

1957年,楊振寧與李政道共同提出了宇宙不守恆理論獲得了諾貝爾獎,消息一經傳出引起了華人世界的震動,這是一個極爲振奮人心的消息,我們的華人都感到極大的榮耀。而蔣介石也同樣如此,他極其希望楊振寧可以回到臺灣。這時他纔想到了“籠絡”曹秀清。誰知杜聿明的一封信,卻讓楊振寧回到了中國。

那麼,蔣介石爲何要籠絡曹秀清?杜聿明的信中,又究竟寫了什麼說動了楊振寧?

杜聿明的傳奇一生

中華文化上下五千年,大家都說中華文化誕生於農耕歲月,經過時間的洗禮、豐厚,完善地傳承至今。而農耕文明對於我們如今的大部分人來說,都是我們記憶的底色,也是我們傳承至今的文化背景。

實際上,現代意義的鄉愁就是這樣的一種情緒。它經過長期凝練,具有極強的人文意味,歷史情懷,更是我們的文化象徵。而上個世紀那個時代的鄉愁,則是余光中筆下的小小的郵票。隔着一灣淺淺的海峽,讓我們如此地懷戀。

1945年我們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而蔣介石爲了搶奪國內的勝利果實,撕毀雙十協定,率先對我黨發動了攻擊,面對這樣的情況,我軍奮勇反抗,並在1949年取得了最終的勝利。與此同時,蔣介石潰逃臺灣。

然而時間來到1957年,在那一年我們的楊振寧博士獲得了諾貝爾獎。而在當時,李政道的母親在臺灣。而楊振寧的父母都在上海,鑑於這種情況,蔣介石緊急召見了曹秀清。

曹秀清這個人物,對於我們來說是陌生的。然一旦提到她的丈夫杜聿明,我們對這個將軍可並不陌生。值得一提的是,曹秀清的大女兒是楊振寧的妻子。也就是說,曹秀清是楊振寧的岳母,杜聿明是楊振寧的岳父。

說到杜聿明,他的一生可謂傳奇。杜玉明出生在1904年的陝西米脂縣,他的祖祖輩輩都是當地的封建地主,他的父親更是清末的舉人。可以說杜聿明,是含着金湯匙出生的。

即使出身富貴,但杜聿明本人並沒有驕奢淫逸,相反他有着自己的想法。他的父親在西安長安大學任教師,參加了同盟會,因此對自己唯一的兒子教育十分嚴格。

杜聿明從小就跟其他的小孩不同,在別的小孩還在讀書時,他就已經能夠嫺熟的拆卸槍支。當然他並沒有放棄學業,相反他由於聰明和敏銳,甚至在家鄉找到了一份很好的營生。

直到杜聿明16歲的時候,他的父親才返回了家裡,對於兒子荒廢學業的情況,他極爲失望,於是開始了對他的管理教育。他將兒子送進了當地遠近聞名的榆林中學,而杜聿明也不負衆望,順利在1923年順利畢業。

在1923年,杜聿明邂逅了比他大兩歲的曹秀清,他對曹秀清一見鍾情,兩人當即結了婚。那時的杜聿明甚至不滿二十歲,他有極大的志向,他那時的目標是北京大學。他於是馬不停蹄地來到北京,企圖在這裡開創一片新的天地。

而到達北京的杜聿明卻發現北京並不是他想象的那個模樣,他在這裡親眼目睹了北洋軍閥的荒淫無道以及政治的黑暗就在這時,他看到了黃埔軍校正在招生的消息。經過慎重的考慮,不顧家人反對的他,毅然投入到了從軍的行列。在他的心裡只有一個想法——救國!

而順利從黃埔軍校畢業的杜聿明,也如願成爲了蔣介石的親信。並在之後的多年裡,爲蔣介石立下汗馬功勞,成爲了蔣介石最信任的人之一。

1945年10月14號,杜聿明接到蔣介石的命令返回重慶。而接到消息的第1刻,杜聿明就出發了,所以15日他就見到了蔣介石。此次見面蔣介石對杜聿明極爲客氣,之後便面色猶豫的說出了自己要將他停職查辦。

杜聿明心知肚明,蔣介石是拿它來堵住悠悠衆口。於是他沒有過多地問原因,毫不猶豫地決定服從命令。他直言只要對國家有利,他那邊沒有任何怨言。

蔣介石聽了杜聿明的話十分高興,在16日便發表聲明,對杜聿明進行停職查辦。而杜聿明的識大體,讓蔣介石對他欣賞極了。

時間來到1948年年底,那時國民黨軍隊在我們的解放戰爭中屢戰屢敗,蔣介石方面的軍隊一時之間陷入極大的危機。鑑於這樣的情況,蔣介石不得不調用自己的親衛親自指揮淮海戰役的作戰,那時的杜聿明臨危受命,手握70萬大軍的兵權。

如此可見,蔣介石對杜聿明的信任。不過那時隨着淮海戰役的結束,杜聿明被我們的解放軍俘虜了。消息一經傳出,曹秀清心急如焚,她第一時間趕到了南京,希望從蔣介石那裡得到丈夫的消息。

然而蔣介石並不肯見曹秀清,反而直言杜聿明已經被解放軍所俘虜。曹秀清無奈極了,而他的身邊還有着自己的兒女。出於對自己孩子的考慮,她接受了蔣介石的手諭,決定跟隨國民黨赴臺。

那時的曹秀清已經47歲了,他的5個子女尚未長大成人。而養活幾個孩子又談何容易,曹秀清母子在失去依靠杜聿明後,日子過得極爲慘淡。

那時的曹秀清才明白,自己和兒女,只是被蔣介石當作了防止杜聿明背叛的人質。可曹秀清明白得太晚了,在往後的十年中,曹秀清嚐遍了所有生活中的苦澀。

爲了養活自己的兒女,他不得不找了一份收發員的工作,他的工資極低,且每天都需要早出晚歸,一家人的生活極爲貧困。所幸他的兒女都十分爭氣,曹秀清也就這樣堅持了下來。

日子一天天過去,曹秀清的幼子杜致任在1956年,考上了哈佛大學。身爲母親的曹秀清驕傲極了,可這時杜致仁卻寫信給母親,希望母親拿出3000美金的學費支持他讀完大學。

生活貧困潦倒的曹秀清哪裡拿得出這麼多錢?無奈之下,她只好向蔣介石借錢,而蔣介石卻表示只能借1000美金,並且每年只能借500美金給曹秀清。

在得知了母親爲了500美金對蔣介石卑躬屈膝後,杜致仁心裡覺得自己受到了極大的侮辱,在拿到錢不久後他便選擇了自殺,而對於自己兒子的死亡,曹秀清既悲憤又傷心。她在這時,已經徹底的看清楚了蔣介石的嘴臉。

要知道,杜聿明作爲蔣介石手下曾經的干將生活條件是極爲富裕的,而曹秀清也並沒有吃過太大的苦。如今面對着自己的兒子自殺,母親因爲傷心過度就此去世的局面,曹秀清甚至想一死了之。

曹秀清心裡明白,她不能死。因爲他還有其他的孩子,比如說她的長女——杜致禮。杜致禮的丈夫,是我們家喻戶曉的物理學家楊振寧先生。

楊振寧與杜致禮的相遇

楊振寧先生與曹秀清的女兒杜致禮相遇在1944年,那時候17歲的杜致禮在聯大附中讀書,而22歲的楊振寧正是他的學長。由於學業的出色,楊振寧被派到附屬中學去教書,這時的杜致禮和楊振寧成爲了師生。

一個才華橫溢,一個漂亮嬌俏。兩人一經見面就給對方留下了極爲深刻的印象。不過當時兩人的身份差距巨大,並沒有過多的交流,直到1949年杜治理在美國與楊振寧再度重逢,並在這時兩個人開始了正式的交往。

1950年8月,23歲的杜致禮小姐,嫁給了28歲的楊振寧先生。而也正是這樣的一層婚姻關係,讓蔣介石將早已被自己拋之腦後的曹秀清,到了自己的住處。

聽完了蔣介石,企圖讓他勸自己的女婿歸國後,曹秀清心生一計。她直截了當的告訴蔣介石,對於女婿楊振寧並不熟悉,突然的一封信,楊振寧也許並不會接受。

他向蔣介石提議,不如讓曹秀清親自去一趟,美國也許能勸說楊振寧回到臺灣,爲臺灣效力。即使當時蔣介石有些遲疑,甚至有些不妥,但是在蕭毅肅的擔保下,曹秀清還是坐上了前往美國的飛機。

脫離了國民黨掌控的曹秀清,得知了自己的丈夫並沒有去世。原來在1957年得知楊振寧榮獲諾貝爾獎後,周恩來總理也聯繫到了在功德林的杜聿明。

楊振寧回國

當我們將楊振寧獲獎的消息告訴杜聿明後,我們請求杜聿明以岳父的名義,給尚在美國的楊振寧寫一封信。那時的杜聿明才知道,自己的女婿竟然是大名鼎鼎的楊振寧,他爲自己的女兒感到十分的開心,更爲祖國感到驕傲。

於是他當即拿筆寫下了一封勸說信。這封信也被帶往了瑞典,報到了楊振寧的手裡。這封信也爲楊振寧博士在1971年回國,起了極大的作用。

杜聿明的思想與建國之初發生了極大的改變,這究竟是爲什麼呢?建國之初,杜玉明剛剛被我軍俘虜時,我們就發現他已經患了嚴重的肺結核和胃潰瘍。但實際上杜聿明並沒有什麼求生欲。

對於這樣的情況,我們對他的身體進行了檢查,而杜聿明也被送進了醫院,在醫院裡,杜聿明受到了我們的精心照顧跟治療。正是在我們的精心治療下,杜聿明的身體逐漸好轉,甚至痊癒。

我們的付出杜玉明都看在眼裡,他的心也悄悄發生了轉變,然而讓他真正接納我黨的,還是1951年的抗美援朝事件。那一年面對美軍的挑釁,我們毫不猶豫的出兵。

正是我們的這份豪氣,讓那些抗日將領們看到了我黨對抗外敵的決心。1955年年底,多國民黨將領都被我們釋放,杜聿明也在其中。在被釋放後,杜玉明不僅得到了我黨的經濟補貼,正式成爲我國的一名公民,更是被我們任命爲了全國政協委員。

在被釋放出不久後,杜玉明選擇寫信給自己的妻子曹秀清,希望她也回到國內來。曹秀清接到消息激動極了,馬不停蹄地回到了丈夫身邊。而在另一邊,楊振寧也開始爲回國做準備。

1971年中美的關係發生了新的變化,那時的我們兩國結束了冷戰,楊振寧也在第一時間帶着妻子回到了上海。而蔣介石從始至終都不明白,我黨爲何能爭取到杜聿明與楊振寧。

隨着蔣介石年齡的增大,他才漸漸明白:他失去大陸的原因,不是軍事原因,相反反而是民心的問題。那時到我國人民看到的是我黨對國家和民族的保護,看到的是黨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宗旨和堅持。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的確如此,我們在如今幸福的當下也決計不能忘記我黨爲我們的人民和國家,流過多少血淚。那些先輩們的英靈,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