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時評】發展鄉村特色產業 擦亮興村富民“金招牌”
(原標題:【央廣時評】發展鄉村特色產業 擦亮興村富民“金招牌”)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17日至18日在北京召開。會議強調,要推動鄉村產業提質增效,做好“土特產”文章,培育新產業新業態,完善聯農帶農機制,促進農民增收。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推動產業振興,關鍵要把“土特產”這3個字琢磨透。“土”講的是基於一方水土,開發鄉土資源;“特”講的是突出地域特點,體現當地稟賦;“產”講的是真正建成產業、形成可持續發展後勁。把“土”“特”“產”緊密結合起來,串珠成鏈、落地生金,將進一步助力農業增效益、農村增活力、農民增收入。
“柞水木耳”榮獲全國綠色農業十佳蔬菜地標品牌
近年來,全國各地認真琢磨“土特產”這3個字,大力發展鄉村特色產業,取得顯著成績。甘肅隴南武都區,“大紅袍”花椒遠銷省外;江西省廣昌縣,小蓮子撬動大產業;四川省喜德縣,甜瓜成了“甜蜜產業”;陝西柞水縣金米村,小木耳成就大市場;山西大同雲州區,小黃花派上了“大用場”……各地做大做強“土特產”的精彩範例不勝枚舉,通過持續挖掘和發展鄉村特色產業,以產業振興促進鄉村全面振興,努力讓鄉親們更加有收益、得實惠,錢袋子越來越鼓,獲得感越來越強。以廣東茂名高州市根子鎮柏橋村爲例,荔枝是當地家家戶戶的“幸福果”,2023年全村荔枝產量約1萬噸,產值1.4億元,人均年收入5.3萬元。
廣東茂名,產業園工作人員在分揀荔枝
做好“土特產”文章,要加強系統協同,多管齊下。如延伸產業鏈條旨在提高抗風險能力,就須建立更加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引入土特產保險機制,堅定走科技之路、質量之路、品牌之路,推動鄉村產業全鏈條升級,增強市場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等。
做好“土特產”文章,需要各方踊躍參與,創新營銷模式。從構建“公司+合作社+農戶”等合作經營組織形式,到引入定製銷售模式,實現“果未熟錢先收”,再到規範區域公用品牌授權管理,完善產品追溯和質量監管體系,推進完善鄉村物流系統,不少地方爲之進行的有效探索值得推廣。事實證明,“土特產”是座“金山”“富礦”,守好用好並積極創新開發發展路徑,這座“金山”才能帶給農民更持續的收益。
“發展特色產業是實現鄉村振興的一條重要途徑,要着力做好‘土特產’文章,以產業振興促進鄉村全面振興。”結合村情、鄉情、縣情,發展鄉村特色產業,不斷擦亮興村富民“金招牌”,就能讓農民的致富之路越走越寬廣,讓農村經濟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讓鄉村全面振興走深走實。(央廣網特約評論員 秦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