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意外連五升!黃舒衛:房市難逃量縮格局

黃舒衛表示,央行的天職是維持就業與物價的穩定,參考的現象就是通膨、經濟與金融的情勢、趨勢。以臺灣今年2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維持2.43%,且生產者物價指數PPI降到4.10%,爲指數編纂以來新低。

黃舒衛表示,更進一步看以新臺幣計價的進口物價指數年增率,降到3.07%,相對於2021年年均的10.53%、2022年的16.07%,都已經出現明顯收斂。再加上出口總值從去年9月起連續半年呈現負成長,GDP成長動能熄火,國際還有因爲貨幣政策轉向引爆的個別銀行倒閉的蝴蝶效應,不畏美國聯準會升息趨緩,央行這次維持過去一年一貫的升息動作,可謂藝高人膽大。

短期間與利率連動的房貸、土建融有隨指標利率浮動的壓力,房貸利率破2%、土建融破3%,顯示資金潮流出房市的趨勢不變,房市沒有利空出盡,準備築底反彈,或建商有鬆口氣的空間。

黃舒衛分析,從供給面來看,即便2月營造工程物價指數年增率回落到4.54%,爲2011年以來新低,但疫情以來累積增幅達22%,工料雙漲的壓力未減。另一方面,限期開工、土建融限貸及持續升息等資金緊縮措施也難走回頭路,對中小型建商都是愈來愈嚴峻的考驗。

從需求面來看,商用市場最大咖買方壽險業,現在獵樓的租金投報率地板價被拉到2.845%,短短一年擡升破3成,將再大量過濾掉可評估物件,讓投資縮手,如果再加上國際金融及國內經濟的諸多不確定性,今年應該會回到自用或市長期置產買方主導的市場,因此量能萎縮之下,很難期待價格再創新高。

而住宅市場更因爲平均地權條例子法即將上路,容或出現部分防錯殺條款,但已難挽回大局,資金回防到流動性大的金融市場,或低價、高投報的海外不動產市場的比例會持續擴大。

相對來說,如果期待央行鬆綁限貸措施,恐怕還須同時滿足房價走跌、建商出現倒閉潮、爆發全球系統性金融風險中的兩項,纔有機會。

329檔期在即,即便市場近期有看似跌無可跌的死貓跳現象,但僅止於觀望已久的自住剛需買盤。國內住宅市場在需求不振、新屋供給爆量的格局下,難逃量縮價修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