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揭食安亂象/記者「用生命測評」 切斷與家人聯繫

央視前天「3·15晚會」揭發多個食安亂象,並披露了記者臥底、實探「用生命測評」的採訪花絮。調查過程中爲免暴露身分,有暗訪記者以演技騙對方說出行業黑幕;有記者不惜「以身試毒」,十幾家大量問題食品吃到吐,胃成了檢測儀;甚至接受非法注射、呼吸道被灼傷,父母妻兒都斷絕來往。一位從業10年的調查記者坦言:「我們像在拍『舌尖上的生化危機』」。

據央視財經報導,「3·15」晚會揭發的非法添加真相令人怵目驚心,調查記者爲調查這種食品加工工藝背後的貓膩,一家一家地跑工廠、跑經銷商,「用生命測評」撕開了消費安全背後的殘酷真相。其中,多位參與調查記者說,最難的不是進行取證,而是「吃」。

一名記者假扮採購商以「試吃樣品」爲名,臥底探訪多個加工廠,爲免對方懷疑,只能對有問題的樣品挨個品嚐,暗訪48小時裡,他們走訪了18家工廠和經銷商,從工業鹼泡製的鴨脖到硫磺熏製的辣椒,從亞硝酸鹽超標的蜜餞到非法保水劑增重的蝦仁,每一口都可能含致命添加劑。

有記者吃着吃着「抱着垃圾桶哇哇吐了」,吐完還要繼續採訪、繼續吃,被迫用身體「試毒」,回家後病了一場。「商家熱情推銷,我邊吃邊誇『夠鮮』,轉頭衝進廁所摳喉嚨催吐。」一名記者事後回憶。高強度試吃導致多人急性胃痙攣,甚至有人因長期攝入問題食品引發慢性胃炎,有記者自嘲:「隨身藥盒裡,止吐藥配保胃丹,比007的裝備還實用」。

食品行業並非唯一險境。在調查醫美騙局時,記者體驗過非法行醫者的注射,讓無證「醫師」在手臂扎針,留下永久性硬結;暗訪硫磺熏製食品加工車間時,有毒氣體導致呼吸道灼傷,咳血持續兩週;調查電子籤詐騙時,臥底高利貸平臺,險些陷入「砍頭息」陷阱。

這些經歷被戲稱爲「人體檢測儀的勳章」,一位從業十年的調查記者坦言:「我們像在拍『舌尖上的生化危機』」。還有一名調查互聯網金融記者調查時發揮演技,稱「社會上的事情,不該打聽的就別打聽,我是爲你好」,令對方深信不疑,將內幕和盤托出。

記者們的拚命採訪,也引發「誰在靠記者的胃守護食品安全」的反思,有不少網民稱,當記者用嘔吐物換來熱搜,是否意味着監管體系存在漏洞和其他迄未改善的問題?曝光亂象不能總依賴記者的個人犧牲,更需要官方長期大力整治,並打通維權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