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交大合校3年爭議多 去年找竹女當「附女」告吹

陽明交大合校後3年以來屢有爭議,去年校方因找上有百年曆史的新竹女中作「附女」引起竹女校友強烈抗議,最後計劃胎死腹中。圖/報系資料照片

陽明交大合校後3年以來屢有爭議,畢業證書沒校徽、學校識別標誌一度不見交大意象挨批,校務會議代表人數以陽明、交大學區各半,也讓交大人不滿。去年校方因找上有百年曆史的新竹女中作「附女」引起竹女校友強烈抗議,最後計劃胎死腹中,未料今年再傳在六家校區強推羣聯產學合作大樓,再遭轟程序不正義,風波接二連三。

陽明大學與交通大學2021年2月1日合併爲陽明交大後,當年不巧碰上疫情,首屆畢業生領到的畢業證書,被發現「沒有校徽」,顯得相當陽春,雖然仍屬正式法律文件,但合校新校徽2023年後定案出爐,畢業2年的校友才真正迎來印有校徽的畢業證書。

不僅校徽引發討論,陽明交大合校後推出新的學校識別標誌LOGO,也曾被校友砲轟設計差、交大被消失等,當時還有校友發動連署,逼得校方召開校務會議時,決議暫緩設計的LOGO。後續還組成識別系統工作小組,加強溝通校徽與識別標誌設計。

合校以來,還陸續發生陽明學生會在陽明交通大學新生手冊疑似故意矮化「交通」名稱的事件,以及校歌難產、校徽設計評價不一與校務組織疊層架屋等爭議。校務會議代表人數迄今也還「談不攏」,陽明校區主張應以陽明與交通兩校採1比1的比例,交大校區教師則認爲要以學院規模做人數分配才公平,雙方各有主張,迄今仍無定案。

2023年則爆出陽明交大找上國立新竹女中改隸爲附中的爭議事件,消息曝光後許多竹女校友不滿母校要消失發起連署,並質疑推動改隸過程是「黑箱會議、光速程序」。多名校友更發起連署,併成立「反對竹女改隸附中工作小組」並北上教育部陳情。

針對外界疑慮與反對聲浪,去年七月陽明交大副校長陳永富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指出,去年因教育部希望推動高教深耕二期計劃,其中內容包括增加女性人才,新竹本來就是科技城,需要更多國際型高中培養,這也是許多園區人的心聲與需求,由於這些原因,才催生出校方與竹女的合作案,由陽明交大主動邀請竹女,希望雙方對接資源,讓新竹的高中更進步。

陳永富說,兩校之間的合作還有一項重要原因,隨着108課綱上路,高中缺乏專才老師,難以開出符合教育部要求的多元選修與特色課程,如果兩校雙方已確定有合作意願,陽明交大將評估由學校碩博士生來高中開立特色微課程,由於碩博生與高中生的年齡差距較小,上課之餘也可讓高中學子瞭解到大學唸書的心得。

雖然「陽交附女」話題喧騰一時,但過程未見公開透明,持續遭強烈反彈,教育部最後回函認定竹女規畫改隸過程不符改隸要點,並要求竹女確實依規審慎辦理,並妥善溝通、以杜爭議。陽明交大眼見計劃告吹,去年底改找上竹北高中改隸附中,此案則獲竹北高中高度共識0票反對通過,兩校目前共同啓動後續程序中,並公開辦說明會等。